《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使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和对边相等的基本特征。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过程方法:
1.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情境描述等活动中,通过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经历体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形成表象,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改一改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
1.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容易变形特征。
学具准备:长方形框,每人一长方形纸,尺子,剪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巧用实例、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把图形分类,并说出每一组的名称。?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呢??课件补充生活中含有平行四边形图案的物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板书课题。
?二、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对比?再拉三角形。?
引导对比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板书不稳定性。????
?3、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生:移动大门、玩具射枪???
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一)观察图形,合理猜想?
请学生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纸,让学生大胆猜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发言。?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操作实践。?
?? ???教师提示用三角板或者直尺验证。学生小组验证。?
2、汇报交流验证的过程。
?预设:1、测量后发现对边相等?
???? ? 2、延长对边不相交,所以对边平行?
???? 3、用画垂线的方法,从一边向另一边画垂线,垂线段都相等,所以对边平行。?
3、归纳特征。?
师: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4、应用?做教材67页1题。?
四、动手操作,认识“底和高”?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学具,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师: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2)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
(3)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距离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4)师引导总结: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5)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吗?学生继续尝试。?
(6)如果以另一组对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反面画一画,并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
(7)平行四边形有几组不同的底和高??
(8)完成45页想想做做第5题。(根据给定的底画高)
五、课堂练习?
(1)用你的一副三角尺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同桌合作拼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四人小组合作拼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让拼好的学生把自己拼的用纸贴在黑板上。
(4)你能移动图1中的一个三角形把这个图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移一移。?
(5)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