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教 版 四 年 级 上 册 第 六 单 元
歌曲《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课型:歌唱教学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愉快的梦》,能用优美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6/8拍的含义,感受并表现歌曲的节拍特点。
2、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好意境,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优美、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感受并表现6/8拍的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演唱时情绪和力度的变化。
教学切入点:
歌曲6/8拍的节拍特点。
教学创新和特点:
以“体验”为主线贯穿整个音乐实践活动,牢牢把握住节奏,旋律等元素,用音乐技能指导音乐表现。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梦了吗?老师做了一个梦,你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二、感受:
教师轻声哼唱旋律:4/4 53 535-|64 64 6-‖,引导学生用la轻轻哼唱,一起感受这个旋律。
三、改编
师:你能把这条旋律变一变,表现愉快的情绪吗?(启发学生将这条旋律的速度,节奏进行变化,表现愉快的情绪。)
四、体验:
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表现愉快的情绪,看看老师改变了什么?
出示旋律教师范唱:
6/8:5 3 5 3|5·5·|6 4 6 4|6·6·‖
师生一起哼唱旋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因为节奏的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的变化。
五、律动
1、认识6/8拍。
(1)师:有个小女孩她做了一个梦。她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的情绪怎样?感受它是几拍子的?初听《愉快的梦》伴奏音乐,随着音乐轻轻律动。
(2)出示6/8拍的含义,认识6/8拍。
2、感受强弱。
(1)教师介绍6/8拍的强弱规律,并用动作表现,学生模仿体验。
(2)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6/8拍的强弱规律。
3、律动表现。
师:6/8拍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呢?
再听音乐,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轻轻律动,表现6/8的摇曳感和荡漾感。
六、学唱。
1、视听歌曲《愉快的梦》,师生轻轻律动。
师:小女孩在梦中看见了什么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呢?
揭示课题:日本歌曲《愉快的梦》。
2、再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分乐段。
(1)再听歌曲,听听歌曲中音乐情绪有没有变化?当你感觉到变化的时候,请举手示意或者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
(2)给乐曲分段:第一乐段优美恬静,第二乐段激动愉快。
3、学习第一乐段。
(1)出示第一乐段的图谱,教师范唱旋律,第一乐段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每个乐句的旋律最后向哪里进行?(两个乐句的节奏相同前面紧凑,后面宽舒。每个乐句的旋律最后都向下进行。)
(2)先学唱旋律,再唱歌词。注意歌唱时的表情,声音的连贯,圆润,并指导学生在演唱时随着旋律的起伏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4、学习第二乐段
(1)跟琴模唱第二乐段的旋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最后都是怎样进行的呢?(向上进行)
(2)划着旋律线,再次跟琴唱谱,随着旋律线的起伏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3)填上歌词唱一唱。
5、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分别用mp和mf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
(2)师:快乐的歌声是不是一直这么延续不断呢?随着歌曲的结束,歌声越飘越远了,小女孩的梦又慢慢地恢复了平静,歌曲的最后可以怎样来表现呢?
唱唱最后一个乐句,引导学生用渐弱来表现,并强调“唱”字要唱得饱满。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唱出6/8拍的荡漾感。
(4)师:小女孩在梦中看到了神奇的椰子岛,看到了可爱的小矮人,她还看到了什么呢?一起来唱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地表现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七、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里的情景是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创编一个神奇的梦境呢?
师生一起创编,学生哼唱旋律,老师用钢琴辅助创设情境:进入梦乡——发现奇妙的景象——热情地呼唤——乘上梦之船。
八、课堂小结。
师:谢谢同学们带来的这段神奇的梦,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美好愉快的梦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