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导入新课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识记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学习张骞坚强的意志,顽强不放弃的精神。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对西域的管理。 自主学习1.张骞通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
2.丝绸之路的路线。
3.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作用。
4.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认真看书,思考以下问题,做好标记:一、张骞通西域阳 关玉门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西域”在哪儿?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19年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了解西域沟通西域张骞凿空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看谁说的快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2、谁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4、大月氏国王有没有答应张骞的请求?
5、张赛第一次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7、你认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8、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意义?公元前138年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没有了解了西域公元前119年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沟通了西域
1、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2、在这些困难面前他是怎么做的呢?
3、从张骞的身上你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张骞手持汉节出使西域 他是一个冒险家,
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将,
真可谓中国历史上
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张骞像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促进了西汉与西域间的相互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二、丝绸之路 丝绸是这条路上,中国输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经先后七次来中国进行考察,在他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南亚欧洲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中国经济上:西方文化上:中国西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地位: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 陆上丝绸之路地位和作用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大动脉。丝绸苜蓿锄头良种马葡萄舞蹈漆器石榴小麦水稻核桃找一找:汉与西域交流频繁后,下面哪些事物是由中原传到西域,哪些是由西域传到中原? 国际法原则:谁最早开发,最早命名岛屿,主权就优先归属那一方。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南海诸岛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港口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洋)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友谊之路商业之路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丝路意义:丝绸之路已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
文化交流代名词三、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帕米尔高原火焰山(吐鲁番盆地北缘)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
新疆阜[fù]康县境内天山博格达峰下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颁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食,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出使 。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他的儿子
再次出使西域,东汉对西域的统治日趋稳定。 甘英大秦班勇班超经营西域背景:概况: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班超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
设置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管理丝绸之路一条交流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