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4 21: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学习目标自主学习1、抗战胜利后土地政策如何调整的?
2、土地改革有哪些措施?
3、《中国土地法大纲》有哪些内容?
土地改革总路线有哪些内容?
4、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何意义?
5、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什么事件?
6、战略决战阶段有哪三大战役?
7、三大战役发的时间、部队、指挥者、解放区域?
8、渡江战役发生时间?结果?
知识回顾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并未实施平均地权关注民生但未落实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获得了田地;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又实行了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颁布…… 制定……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 土地政策:2. 措施:思考: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这句话对吗?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 战略进攻:南京武汉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2. 三大战役:1948年
9月-11月1948.11-1949.11948.11-1949.1东北 解放军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林 彪
罗荣桓刘伯承 邓小平陈毅 粟裕
谭震林解放了 东北全境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在此指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是从这里启程赴北京筹建新中国的。进京赶考3.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材料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七律诗
(1)材料一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列举最能证明此话的三大决战?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重大战役?诗中所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它是何时解放的(年月)?它的解放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南京 1949年4月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合作探究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战阵的胜利时间:1947年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时间:1949年4月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课堂小结意义: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结果:占领南京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AB课堂练习3.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沈阳
C.北平 D.徐州
4.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