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杭州西湖3.2 旅游资源评价第一课时旅游评价目的 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进行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2、旅游资源评价案例分析:黄山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在位于海拔l000多米的黄山核心风景区,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楼堂馆所,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麾下7家宾馆的盈利,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跃跃欲试,争相修建楼堂馆所对外营业。比如黄山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就纷纷在黄山核心风景区内修建自己的招待所,接待游客。
既然要修建楼堂馆所,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楼堂馆所建好,紧随而来的是餐厅的油烟,宾馆的污水,还有遍地的生活垃圾。建筑使用的钢筋、水泥和碎石四处堆积,原来的植被已经荡然无存。 为了配合旅游饭店经营的需要,黄山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数量越来越多的宾馆和招待所。因为输水管道施工的需要,经过上亿年地质构造才形成的黄山岩体被凿开敲碎,输水管通到哪里,哪里就是碎石遍地。在半山腰、在游人步行道的两旁,管道、碎石随地可见。远远望去,秀美的黄山伤痕累累。据统计,黄山风景区内的输水管道长达40千米,一直通到了黄山的顶峰。
没有了水源的黄山,旅游景观大打折扣。如观瀑楼对面的瀑布叫“人字瀑”,往日一股瀑布飞流直下,在中途分为两股,像是在悬崖峭壁上写出的一个大大的“人”字。但今天,峭壁上只剩下瀑布曾经冲刷过的痕迹。而“梦笔生花”的真松树是一棵长在山峰顶端的黄山松,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 思考: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旅游资源无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2.从上述案例,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当维持
在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旅游业才能健康和
持续地发展。如果旅游活动强度超过了资源
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旅游资源就会遭到破坏,
甚至难以恢复或不复存在。
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2)大气污染加重(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原因(或污染源) 后果(或危害) 讨论:下图反映了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环境有何影响?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旅游业的发展用水量增加废水排放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思考:下列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资源有什么不利影响?2、大气污染加重旅游交通排放尾气游客增加呼吸排放水汽、
二氧化碳餐饮业发展烹饪的废气大气污染影响景区植被、野生动物、文化古迹活动: 旅游对莫高窟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监测表明:40名游客在同一个洞窟中停留37分钟,洞窟中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正常值的6倍以上。每位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汽的67%(约21克水)、二氧化碳52%(4.7升)在游客离开洞窟之后,仍然会长时间停留在洞窟的空气中。1 游客数量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提出保护文物和合理发展旅游业的方案。游客数量越多,游客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越严重,越不利于
文物古迹的保护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应将游客规模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之内,
以保护文物古迹,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生活用品、食品包装
随意丢弃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旅游环境
和景区形象黄山环卫工在悬崖峭壁上捡垃圾 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旅游规模扩大造成生态环境沉重的压力开发干预过多自然遗产存在的基础破坏许多宝贵的
地理景观和
文化古迹面
临开发性破
坏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
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
区遍布宾馆酒店,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
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
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思考:为什么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
“黄牌警告”?案例过多的开发活动和人为干预,对景区的美学
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旅游活动规模过大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危及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思考:某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是著名的旅
游胜地,景区管理处为突出山林地区特色吸引游客,
准备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
理由。不行。理由: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造成当地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来雁塔 杭州市余杭镇安乐山上有一座古塔,名曰安乐塔,始建于吴越五代十国,重建于明代,此后屡有修复,最近一次为1984年。此塔因与雷峰塔形似,当地人称它为“小雷峰塔”,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月3日,记者登临此塔时发现古塔被人满身乱涂乱画。 文物古迹的破坏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种行为。第一张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对此我们应予以谴责。第二张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因为人们的呼吸、汗水等会对古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敦煌现在在旅游高峰时,就限制入窟的人数。 7.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探究活动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广为流传,桂林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桂林市坐落在小型喀斯特盆地中,环绕市区的喀斯特峰林的相对高度多在200米左右,一些当地“名山”的相对高度不过数十米。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桂林市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接待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桂林市内修建了一些高层宾馆,主管部门还打算再修建一些高层建筑。
思考:从旅游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上述措施是否得当?为了解决游客数量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不得当。因为这些高层建筑的修建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不利于
周围的“名山”的保护。措施:1.限制游客数量
2.适当建设部分宾馆,(但不宜高层建筑)以提高旅游
接待能力,并保护好当地旅游资源 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是云雾山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雾峰景区交通不便,且D、E间为一段危险登山小路,
游人一直很少。景点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
路,为此需砍伐大量千年古树。请你谈谈对此规划的看
法及理由。2)旅游旺季时,云峰山景区山路上游人不绝,大大超
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可以。千年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对游客进行限量,调节门票价格,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
季降低价格 3)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空即B,C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不可以。建索道有可能对背景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旅游者为了观赏沿线景点而不愿意乘坐缆车,导致投资效益降低案例借鉴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搜集园林中的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区搜集垃圾一小时,便可以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是一个很自律的民族,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都养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2)大气污染加重(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原因(或污染源) 后果(或危害) 杭州西湖3.2 旅游资源评价第二课时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三)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评价冬三峡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泰山石刻摩崖石刻(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是否有特征相似的景点游览价值资源的质量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非凡性 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讨论:北京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为什么却游客稀少? 北京雍和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很高,但因北京有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地区接待能力
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
理
位
置
与
交
通优越的位
置、方便
的交通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游客
“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游客
数量多游人
稀少开发
价值大开发
价值小评: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也不具有开发价值。通达度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但游客稀少,为什么?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发地的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时/景点)。旅游景区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为容人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指景区游览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
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
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反之,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
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地区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基
础
设
施完善
先进不完善
落后服务
质量高服务
质量低游客
增加游客
稀少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不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客源市场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客源地
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案例分析据悉,每年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和江苏省,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重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市和江苏省,这说明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到杭州旅游的人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比重少,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案例分析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请分析其原因。 (三)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评价旅游资源的效益不仅体现其经济价值,还体现为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收益,更要重视旅游资源的环境意义和长期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问题。 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
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
资源类型多样;位于
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
著名景区之间,客源
较稳定;交通方便,
通达性好
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葡萄园梅园水塘夏季蔬菜通往日月潭通往阿里山动物养殖园酿酒厂油茶高档花卉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
区的分布。试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
成下列要求。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 :(其次是)邻近
(周围)地区(省市区)。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
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
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2分);与市内其他景区
距离较均衡(2分);服务设施较为齐全(2分)。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
神往。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
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
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
面的安全问题? 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劣势: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
差;远离客源市场 。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
旅游资源主要有:
(不少于四种)
(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
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
优势:
不利条件:
湖泊,雪山,石林,
傣族风情 景观独特,种类多样,自然人文
景观兼备。游览价值大;集群
状况好; 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
交通不便,通达性差。 (4)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改善交通和通讯状况;发展商业、金融、餐饮业;开发民族
风情游、山水游等项目;注意旅游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等。(3)有关该村的一些旅游规划项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发展风俗民情游 B 发展农业生态游 C 建设大型宾馆 D 开发水上游览项目C读图及资料,回答问题。敦煌莫高窟: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
画、彩塑即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实景、文书、帛画等文物,
是一颗驰名中外的艺术明珠。
鸣沙山、月牙泉:以“沙岭清鸣”和“月泉晓澈”而著称于世。
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是古“丝绸之
路”的必经关隘。
酒泉:泉水清澈见底,澄碧如酒。有汉武帝赐御酒与霍去病败匈奴
庆功,将酒倾于泉水之中,泉水化为美酒的传说;并以产名贵工艺
品夜光杯而著称。试从敦煌地区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对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势和缺陷进行评价。
优势:
缺陷:
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
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
地,使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本身游览价
值高。
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较远,市场距离大;只有一条铁
路且不能直达,交通位置及通达性不好;当地位置较偏
僻,经济不发达,接待能力差;洞窟多为粉沙、泥质,
易风化、侵蚀,面积不大,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优势:劣势:实践活动——模拟旅游客源调查活动目的:了解客源市场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一定的服务对象,为模拟景区规划打下基础。
实施步骤:①选定附近的一处或几处休闲空间,作为模拟的“旅游资源”;②把到此地休闲的人们作为广义的“客源”,制订调查计划;③实地调查;④小结。
调查计划的要点:划分时间段,调查确定区域的客流量,区分客流的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抽样调查不同类型的人进入被调查空间的目的(在旅游资源的相应调查中,常称为“吸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