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环境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1-09 20: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大气同步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2题。
1.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2.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 )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3.地球上厚厚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
A.大气降水多少的不同 B.大气热力性质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
C.温度、密度和风力大小状况 D.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4.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此时对流层顶部的气温( )
A.-9.4℃ B.-72℃ C.-50℃ D.-34℃
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5—8题。
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
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
大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7.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8.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
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9.图2—2中气流运动是由热力原因引起的a、b、c、d
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10.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
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图2—3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11—13题。
11.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12.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图2—4中正确表示图2—3乙处等压面图的是 ( )
14.由上海飞往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的班机,在8000m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
种应急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 )
A.迅速着陆 B.保持原高度飞行
C.迅速抬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km D.降低飞行高度
15.图2—5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16.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断裂成块状,是因为该气压带 ( )
A.被陆地高压切断 B.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C.被陆地低压切断 D.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
17.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 ( )
①受低压的影响 ②受高压的影响 ③受气旋的影响 ④受反气旋的影响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8.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读图2—6回答19—20题。
19.当上海地区出现图2—6中的天气系统时( )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B.上海阴雨连绵
C.伏旱天气 D.连续性降水天气
20.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D.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
21.下列有关气候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太阳辐射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 B.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C.大气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现象 D.人类活动只能间接影响气候
22.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3.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 ( )
A.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B.吸收紫外线,降低地球的温度
C.对地球有保湿作用
D.臭氧空洞能使大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杀菌消毒
在图2—7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
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
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
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
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5.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
现时间约为 (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时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图2—8是“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16分)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
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
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
是 ,这
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 。
27.读甲地区周围风向图(图2—9),回答(12分)
(1)绘出甲地区四个方向(图中四点)处的风向。
(2)绘出两条等压线、并分别将1000和1010百帕气压值标在所绘
出的两条等压线上。
(3)该地位于 半球,该地目前受 天气系统控制,
在其控制之下,该地一般会出现 天气。
(4)位于不同半球的该天气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天气状况 B.气压分布 C.水平气流 D.垂直气流
28.图2—10是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12分)
(1)若图中F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两大洲,该地的气候特点
是 。
(2)若图中F点只有一个季节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
类型是 。
(3)在亚欧大陆上,图上G点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主要成因是
,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源地是 。
29.图2—11是中国酸雨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0分)
(1)由于我国煤炭消费量大,所以我国的酸雨主
要是 型酸雨。
(2)我国北方冬季因居民采暖,煤炭消耗量更大,
但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却在我国南方原因有



(3)酸雨对地球水体及水生生物所带来的危害是


(4)为了防止酸雨,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应采取
什么措施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 2.C 3.D 4.C 5.A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6.C(四川盆地海拔比青藏高原低,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7.B(东北平原的纬度比华北平原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华北平原少) 8.A(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比华北平原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9.B 10.A (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飞机南面为高压,北面为低压,飞机飞行处的风向就应为西风)
11.A 12.B 13.C 14.C 15.D 16.C 17.A 18.C 19.C 20.D 21.D 22.A 23.A 24.B 25.B
二、综合题:
26.(每空2分,共16分)(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4)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27.(每空2分,共12分)(1)见右图(2)见右图
(3)北 低气(气旋) 阴雨 (4)C
28.(每空2分,共12分)
(1)大洋洲、南美洲 终年温和多雨(2)地中海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蒙古——西伯利亚
29.(每空2分,共10分)(1)硫酸
(2)①冬季北方空气干燥,雨水少 ②冬季风易将SO2等大
气污染物输送到南方
(3)使河湖水酸化、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4)改变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研究煤的清洁燃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