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4 21: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重点)
2.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意义;(重点)
3.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难点)
4.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5.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学习目标自主学习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
2.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意义。
3.西汉对西域的管理,东汉对西域的管理。阅读课本勾画标注记忆下列问题(2)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1)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
1.西域的范围:
2.背景: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地区称作西域。大月氏一。张骞通西域从“招贤令”可以看出汉武帝招贤的目的是什么?谁勇敢应募了呢?张骞: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人。曾为汉武帝伴读,洞悉朝野和天下大事,胸有大志且性格坚毅,办事沉稳敏捷。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坚韧不拔、心胸开阔,能以信义待人事友。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场景)汉武帝张骞玉门关阳关今中亚费尔
干纳盆地今阿姆河今甘肃临洮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6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长安河西走廊天山南麓大宛大月氏陇西张骞第一次通西域
往返路线示意方向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昆仑山北麓时间:
目的:前138年—前126年联络大月氏进攻匈奴意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时间:
目的:
意义:公元前119年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和平目的)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38大月氏119促进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西域公元前????___年目的未达到,但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西域各国想和______往来的愿望。联络?? ?????,夹击匈奴。汉朝加强同______各国的联系公元前??????年小结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想一想,张骞身上哪些品质最打动你?不畏艰难爱国精神勇于探索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民族关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外来关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陆上丝绸之路西域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西亚、中亚——欧洲二、丝绸之路西方东方丝绸之路马匹、石榴、核桃、宗教丝绸、陶瓷、冶铁技术姜黄胡椒八角玉瓜灵瓜蒲陶2.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1.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帕米尔高原火焰山(吐鲁番盆地北缘)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
新疆阜[fù]康县境内天山博格达峰下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颁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食,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对西域的管理东汉时期派谁出使西域?东汉时期派谁出使大秦?甘英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古道新途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的范围
2.背景
3.两次通西域
(时间、目的、经过、结果、意义)西域都护陆上丝绸之路班超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时间、路线)1.背景
2.路线
3.交换物品
4.作用1.背景
2.时间
3.地点
4.职能
5.意义1.出使西域(背景、时间、结果)
2.经营西域(时间、外交成果)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