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浙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浙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1 10: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20分)
1.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 ⑴ (A. nián B. zhān)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pénɡ bó ⑵ 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mí màn ⑶ 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shǎn shuò ⑷ 。
——选自鲁迅《野草》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2分)
A.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B.鲁迅: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C.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D.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3.选出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4.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
关怀的名句是: , 。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5)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描写春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 。
5.文学常识。(2分)
的《春》秀丽,老舍的《 》温情,刘湛秋的《四季的雨》各具特色:大自然的四季风光真是优美动人。
二、阅读(4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交流《朝花夕拾》的阅读体会。请你至少结合《朝花夕拾》中一篇文章内容,补全对话。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0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
7.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2分)
??????????????????????????????????? ? ??
8.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⑦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2分)
??????????????????????????????????? ? ??
9.文章第⑦、⑧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2分)
??????????????????????????????????? ? ??
10.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③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4分)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春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 (?http:?/??/?www.so.com?/?s?q=%E6%98%A5%E7%A7%8B&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 (?http:?/??/?www.so.com?/?s?q=%E6%98%A5%E5%A4%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 (?http:?/??/?www.so.com?/?s?q=%E7%A7%8B%E5%A4%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 (?http:?/??/?www.so.com?/?s?q=%E5%9C%A8%E5%B1%B1%E4%B8%8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 (?http:?/??/?www.so.com?/?s?q=%E8%8D%89%E8%89%B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 (?http:?/??/?www.so.com?/?s?q=%E6%A0%91%E5%8F%B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 (?http:?/??/?www.so.com?/?s?q=%E6%97%A5%E5%BD%B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草色、石层 (?http:?/??/?www.so.com?/?s?q=%E7%9F%B3%E5%B1%8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三者 (?http:?/??/?www.so.com?/?s?q=%E4%B8%89%E8%80%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 (?http:?/??/?www.so.com?/?s?q=%E5%BD%B1%E8%89%B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配上那光暖的蓝空 (?http:?/??/?www.so.com?/?s?q=%E8%93%9D%E7%A9%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地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 (?http:?/??/?www.so.com?/?s?q=%E5%A4%A9%E8%BE%B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的绿水 (?http:?/??/?www.so.com?/?s?q=%E7%BB%BF%E6%B0%B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 (?http:?/??/?www.so.com?/?s?q=%E5%BF%83%E4%B8%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反倒空虚了些。
③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④两地的春可都给风吹毁了。所谓春风 (?http:?/??/?www.so.com?/?s?q=%E6%98%A5%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 (?http:?/??/?www.so.com?/?s?q=%E6%9F%B3%E6%9E%9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 (?http:?/??/?www.so.com?/?s?q=%E8%8A%B1%E9%A6%9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 (?http:?/??/?www.so.com?/?s?q=%E6%B5%B7%E6%A3%A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开花的时候把天 (?http:?/??/?www.so.com?/?s?q=%E6%8A%8A%E5%A4%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 (?http:?/??/?www.so.com?/?s?q=%E8%8A%B1%E9%83%B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 (?http:?/??/?www.so.com?/?s?q=%E6%97%B6%E8%8A%8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 (?http:?/??/?www.so.com?/?s?q=%E5%86%B7%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 (?http:?/??/?www.so.com?/?s?q=%E6%A3%89%E8%A1%A3&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不敢脱,花儿 (?http:?/??/?www.so.com?/?s?q=%E8%8A%B1%E5%84%B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⑤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 (?http:?/??/?www.so.com?/?s?q=%E6%98%A5%E5%A4%9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的微风 (?http:?/??/?www.so.com?/?s?q=%E5%BE%AE%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送来雁叫,使人 (?http:?/??/?www.so.com?/?s?q=%E4%BD%BF%E4%BA%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 (?http:?/??/?www.so.com?/?s?q=%E5%8C%97%E6%96%B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听惯了风 (?http:?/??/?www.so.com?/?s?q=%E4%BA%86%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 (?http:?/??/?www.so.com?/?s?q=%E8%8A%B1%E8%8D%8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这样的野风 (?http:?/??/?www.so.com?/?s?q=%E9%87%8E%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 (?http:?/??/?www.so.com?/?s?q=%E4%B8%80%E4%B8%AA%E5%9C%B0%E6%96%B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 (?http:?/??/?www.so.com?/?s?q=%E6%B2%A1%E5%8A%9E%E6%B3%9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 (?http:?/??/?www.so.com?/?s?q=%E5%92%8C%E9%A3%8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 (?http:?/??/?www.so.com?/?s?q=%E5%9C%A8%E6%98%A5%E5%A4%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
⑥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11.以下朗读设计,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两 地/ 的 春 可 都/ 给 风 吹 毁 了。
B.两 地 的 春/ 可 都 给 风/ 吹 毁 了。
12.文章的标题是“春风”,为什么却要从两地的秋天写起?(3分)
??????????????????????????????????? ? ??
13.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 ? ??
14.文章最后一句说“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作者是否真的想要到苏杭去“避风”呢?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
??????????????????????????????????? ? ??
(四)古诗阅读(4分)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②信口吹。
【注释】
①陂(bēi):水岸。
②腔:曲调。
15.??????????????????????????? ?? ?????? ?
(2分)
16. ??????????????????????????????????? ? ? ??????????????????????????????????? (2分)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 ①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 ② ”
17.“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令”的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点词意思是相同的。(2分)
A.可令二子来 B.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C.三令五申 D.巧言令色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
??????????????????????????????????? ? ??
19.根据语境,将下列语句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的空白处。(2分)
A.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① ②?????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你更欣赏谁,为什么?(3分)
??????????????????????????????????? ? ??
??????????????????????????????????? ? ??
??????????????????????????????????? ? ??
三、作文(40分)
21.家乡四季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就最令你动心的一季风景,描写一个片段和大家分
享。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00字左右。(10分)
22.根据要求作文。(30分)
这个秋天注定有些不一样,因为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选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1.⑴B ⑵蓬勃 ⑶弥漫 ⑷闪烁 2.D 3.C 4.(1)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断肠人在天涯 (5)示例: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③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
二、(一)6.示例: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不但回忆了藤野先生对他的教育和爱护,也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列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和中国人麻木不振的社会画卷。 (二)7.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9.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10.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三)11. B 12.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13.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春风中的不适感,表现了我内心的苦痛无奈和无法避免。 14.尽管两地的春风让老舍痛苦与无奈,但他依然没有逃避,而是选择承受,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这两个地方。 (四)15.“衔”有叼、含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展现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景。 16.三、四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 (五)17.(1)D〖解析】“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中的“令”是形容词,意为“美好的”。A项是动词,意为“使、让”;B项是名词,用于古代官职名称中;C项是名词,命令的意思;D项“令”是美好的意思。所以选D。 18.(魏文帝)又问钟会说:“你为什么不出汗? 19.①B ②A 20.示例一: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这是紧张的表现,但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我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示例二: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三、21.略。 22.略。






《朝花夕拾》这本书写了许多童年趣事,可以当做鲁迅的回忆录来读。

不仅仅是这样。《朝花夕拾》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不信你看: ▲ 。


首句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茂盛而美丽的春草,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浑然一体,别有趣味。

是的,我觉得第二句中的“衔”字用得也很好,你看,15. ▲ 。

通过你的解说,我进一步了解了古诗用字的精妙。你能再具体分析三、四句所蕴含的情感,好吗?


好的,16.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