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6 19: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具学具
烧杯 闹表 报纸 海面 毛巾 手机等
教学过程
新课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多媒体运用
新课
引入
播放视频:社会的进步及环境的问题强烈对比。
2.播放两段声音(乐音和噪声)
观看视频,引起内心的共鸣: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听声音,说感受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新课的讲授奠定基础。多媒体运用:利用视频播放器播放视频。
不同的声音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新课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多媒体运用




1.利用Adobe Audition CS6 软件收集噪声和乐音的波形,并使用截图工具截取两种波形图对照比较。(第4分22秒)
2.播放视频:噪声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扰。
3.提出噪声的来源
4.归纳学生们提出的噪声,总结出噪声的来源。
5.播放视频,提出通常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6.利用手机下载噪声检测仪,检测我们身边的声音的等级(第19分42秒)
7. 讲解如何能减弱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1)提出问题:听到声音总共分几步?
(2)总结减弱噪声的三种方式。
观察两种波形的不同
观看视频:思考在环保角度如何认识噪声的定义。
小组讨论:身边的噪声
做噪声来源分类练习
观看视频,感受不同等级的噪声的强度。
感受不同声音的等级强度。
回答问题,并思考减弱噪声的方式。
做相应的练习。
通过收集的图片进行对比,说明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产生的声音。
通过视频中通过夸张的手段展现了噪声对生活的干扰。引起大家的思考,一切干扰大家正常生活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噪声。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身边存在的噪声,即总结噪声的来源,又能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声音的等级更深的理解。
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学习了新的知识,为学生建立一条知识的链条。
新课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多媒体运用




8.演示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第26分05秒)
9.噪声的利用(第29分钟01秒)
10.小结
11.练习
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的材料的隔音效果是不同的。而且多孔的物质吸收噪音的效果最好。
让学生们知道,噪声虽然会为我们带来危害,但是一样会有很多用处。
板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发声体在做无规则振动时所产生的声音。
2.环保:一切干扰大家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减弱噪声的三种方式:声源处
传播路径中
人耳处
教学反思
由于初中物理课程的构建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反思:
一、抓好入门教育
本节课开始时通过一段环境污染的短片,提出现阶段我们所遇到的环境问题,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二、展示物理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采用了一些电影片段来引导新课教学的进行,引起大家的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本节课我让几位学生互相协助完成一个演示实验,既验证了实验结论,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引导阅读理解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本节课的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们自学的。
因为物理学科的特性,所以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
当然,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多多帮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