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课时)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课时)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26 11: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庙渠初中“三环四步”导学案
年级 七 科目 地理 课题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课时) 主备 周次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导学目标 看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导学模式 自学--------展示-------反馈 导学策略及学法指导 (师生互动设计)
导 学 过 程 四 步 设 计 自 主 学 习 〖课前测评〗1.(1)四大人口稠密区:= 1 \* Arabic= 1 \* GB3① ② ③ ④ (2)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形 气候 ;河流 。(3)⑤⑥⑦⑧⑨是人口稀疏地区,其中稀疏的原因:⑤地区是 ⑥地区是 ⑧地区是 ⑦⑨地区是 2.(1)从人种分布看,A地主要人种是 ,B地主要人种是 ,C地主要人种是 。(2)非洲中部和南部以 人种为主;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 人种为主。(3)从语言分布来看,D地所在国家居民讲 语;G地居民讲 语;E地居民讲 语。(4)C地居民主要信奉 教,F地居民主要信奉 教。 〖合作交流〗 1.聚落分为 和 两种类型。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 。乡村主要有 、 、 等不同类型,2.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 、 、 等生产活动;而城市居民则主要从事 业、 业等工作。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列举有利于聚落形成的与发展的主要条件:① ② ③ ④ ⑤ 4.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 地区或 、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聚落分布 在 、 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少有或没有聚落。
合 作 探 究
导 学 过 程 四 步 设 计 交 流 展 示 〖疑难解析〗小组合作,完成教材83页活动1、2题,了解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的居民当地的气候特点居民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我国的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反馈检测〗1.下列生产活动主要分布在乡村聚落的是: ( )A.纺织工业 B.饮食服务业 C.耕作业 D.邮电业2.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和乡村人口多少不同 B.乡村的环境不好,经济落后 C.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D.居民的文化程度不同3.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密集,影响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交通 4.“厚墙加小窗”这种建筑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 )A.炎热多雨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5..列举世界文化遗产(6个) 导学策略及学法指导 (师生互动设计)

反 馈 检 测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