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域发展差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1-12 17: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制作:平江一中曹炼军开始授课使用说明课程标准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一)划分依据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10个9个12个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带简介中部经济带简介西部经济带简介1、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一半2、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中、西部快,东西差异越来越大(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较高较低较高较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迅猛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传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全国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二>三>一东<全国<中<西
东>全国>中>西
东>全国>西>中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活动题1、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思考:P16页活动题( ( 2 )试从l )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 2001 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1)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 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应进一步加强轻工业的发展。活动题2、产业结构差异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基础练习:第二课时城市密度3、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较快相对滞后较高较低 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的比重相当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较高较低较高较低较大较小4、对外开放的差异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早西晚,东高西低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1)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气候
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总结:基础练习:第三课时二、南方与北方 读图说明:一月00C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 读图说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哪里? 读图说明:800毫米等隆水量线大致通过哪里? 读图说明: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哪里?想一想: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哪一线?此线有何地理意义?气温方面: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读图说明: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气 候类型特点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方地区优势: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性因素: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
面临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读图,说出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
主要地形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黑龙江、松花江、海河、黄河
长城小兴安岭长 白 山太 行 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气 候类型特点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优势: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面临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总结: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黑土、钙质土水田为主,重要商品
粮.棉.淡水养殖基地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三角)公路、铁路水路公路.铁路开放晚,程度低开放早,程度高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基础练习:第四课时三、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劣势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B.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根本性措施 ?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C.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关键
D.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重要条件?
E.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强大动力 4、西部开发的措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经济水平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南方与北方西部打开发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目的.优势.劣势.意义区 域 发 展 的 差 异东中西部差异产业结构差异 例4.分析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练习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和___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进一步拉大。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材料二 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A二、南方与北方
通常是针对____地区而言,以__________一线作为分界线。
阅读第20、21页内容,理解南方和北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别:
气候、地形、自然资源、限制性因素、面临问题等方面。
例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
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东部秦岭-淮河DBB(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
第21页“探究活动”A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钙质土、黑土例6.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练习: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选)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C.湿润去与半湿润区的分界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CCD2.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
C.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ADA5.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C谢谢,再见使用说明1、播放后,单击开始授课箭头开始上课;单击使用说明观看使用说明;单击课程标准观看课程标准。任意键或单击其他地方开始上课。
2、进入使用说明或课程标准后,单击返回按钮返回第一页。返回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