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历史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任课班级:
课题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日期
第 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运动,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阅读《共产党宣言》等文献,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教学难点
第一国际
教学资源
教学用书 配套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与合作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一国际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巴黎公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 审
教务处签 审
月 日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问题与情景)
师生活动(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 ?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则分列为第二、三、四名。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接着,在12月,英国路透社在政、商、学术、艺术四界的名人中评选“千年伟人”,结果,马克思又同爱因斯坦、甘地入选。马克思为什么会被评选为千年伟人?他对有什么重大贡献?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1.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你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特里尔市。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
恩格斯:出身于个德国工厂主家庭,年轻时在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开的工厂当职员。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在这里查阅资料,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改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说一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同时,工人运动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材料展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吸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及时总结工人运动斗争的革命实践经验。
目标导学二:《共产党宣言》
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和材料,让学生概括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材料一: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共产党宣言》
学生整理后回答:
内容:《共产党宜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教师讲解: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问世,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迄今已有至少12个独立完整的《共产党宣言》汉语译本。此外,还出版了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译本以及盲文版《共产党宣言》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3年,《共产党宣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学生看书回答:
理论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 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出版后,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列宁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标导学三:第一国际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出示问题:第一国际建立的时间、性质?有哪些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1)建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巴黎公社的建立主要是三方面因素所致:第一巴黎人民有革命的传统,首创性强(可回忆巴黎人民革命的事迹);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第三,普法战争突发事件的产物。(复习德意志统一的相关史实)。
(2)性质: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决定了政权的性质,为工人阶级利益着想,从而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创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3)活动: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4)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5月28日,公社失败。
2.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教师总结:
由于巴黎公社是普法战争背景下的突发产物,而不是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后果,当普、法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后,法、德两国资产阶级联合镇压威胁其利益的政权时,巴黎公社的最后时刻也就到来,即巴黎公社的失败不可避免。
巴黎公社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表现在:公社社员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公社社员墙);实践、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歌》成为激励后来无产阶级不断战斗的精神源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三方面的内容: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围着一个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展开的。英国的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巴黎人民在特定的背景下,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首次实我,开创了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