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0: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变化——燃烧的秘密》详细教案
执教: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 王保红
一、教学内容分析:
《燃烧的秘密》是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有趣的变化》单元中的一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过程以及某些物体混合后能够产生新物质的基础上,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燃烧是发生怎样变化而设计的。本课设计思路是,从观察多种物体燃烧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有关燃烧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具体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整理资料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物体燃烧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燃烧给人们带来的正反两面的影响,增强学生安全用火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观察记录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2.对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物质进行假设。
3.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能说出燃烧时产生的物质。
三、教学重点:
假设并验证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四、教学难点: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可燃烧物品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托盘、打火机、漏斗、烧杯、蜡烛、镊子、澄清石灰水和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推测现象
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当点燃这个“火”字时,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教师出示一个用棉花做成的一个“火”字,贴在托盘上。)
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
2.观察演示实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测学生回答:火瞬间燃烧了棉花拼成的“火”字;看到了红色的火苗;看到棉花烧完后,还残留一些灰烬。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棉花这样被点燃的现象,在科学上我们称其为“燃烧”。(板书:燃烧)
3.激发兴趣
导语:燃烧有很多秘密,你想知道什么?
预测学生回答:我想知道燃烧的东西会不会和没燃烧的东西一样;我想知道燃烧后会不会有特殊的气味;我想知道火会不会瞬间把黑板一样大的棉花点燃……
小结:各组同学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能揭开燃烧的秘密。(板书:的秘密)
(二)观察发现
活动一:“燃烧的变化” 实验
1.准备实验: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可燃烧的物品。谁愿意说说你们小组都搜集到哪些材料?
2.小组展示收集到的材料,教师帮助学生选出适合在室内燃烧的物品,对于一些大的还有一些燃烧后会释放有毒气体的材料,不建议燃烧。
3.实验猜想: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现在,我们先猜想一下,可燃物被点燃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小组讨论)
预测学生回答:它应该会冒出烟雾,它可能变成灰烬,它可能会有气味产生……
4.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物体的燃烧?我们做实验之前,一起来看一下温馨提示,谁能为同学们读一读?
5.现在我们就动手实验吧,一定要做好记录!
分组实验,老师巡视
6.小组汇报,展示学生记录单:点燃物品后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预测学生回答:点燃头发,火焰是红色的,有难闻的气味产生;点燃纸片,火焰也是红色的,有热气产生;点燃布条,火焰颜色是橙色的,布条燃烧后就剩下灰了。
点燃不同物品的或点燃同一物品观察到不同现象的小组补充汇报。
7.小结:的确,不同物体在燃烧时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变成灰烬,有的变成焦状;他们的火焰颜色也不相同,而且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在科学上,把这样的现象叫不可逆。(板书:不可逆)
活动二:“蜡烛的燃烧”实验
1.导语:在燃烧物体时,除了我们用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质之外,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物质。接下来,我们就以蜡烛燃烧为例来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什么要选择蜡烛呢?因为蜡烛燃烧时,火焰比较均匀,而且燃烧的时间比较长。
2.我们一起看一下实验步骤:第一步是观察漏斗颈部的实验现象;第二步是观察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为了使每个小组的实验都能成功,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3.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内分工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一下蜡烛燃烧到底会产生什么?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导。
5.小组交流汇报,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预测学生回答:当把漏斗罩在蜡烛上时,漏斗颈部出现了水雾。教师进一步引导,水雾聚积多了,会形成什么?(板书:水)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结果石灰水变混浊了。
6.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预测学生回答:不知道。
7.不知道没关系。再难的问题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被破解出来。
8.进一步探究: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
同学们,让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共同解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秘密!谁愿意给老师帮帮忙?来,我们请这位同学给我这杯石灰水吹几口仙气。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睛,屏住呼吸,让我们共同见证奇迹!
9.小结:看,他多历害!几口仙气就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他吹出的气体里含有——(二氧化碳)[手势]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刚才蜡烛燃烧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蜡烛燃烧后也生成了——(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蜡烛在燃烧时生成的新物质分别是水和二氧化碳。
预测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燃烧后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呢?
师借机告诉学生:并不是所有的物体燃烧以后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有那些含碳和氢的物质在完全燃烧时才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拓展延伸
1.导语:同学们,燃烧的秘密就这样被我们一步一步揭开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哪里用到了燃烧呢?
预测学生交流:我们过生日的时候,要点燃生日蜡烛,这时用到了燃烧;新年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要放烟花,这也用到了燃烧;在传递火炬的时候,点燃火炬,也用到了燃烧。
2.在生活当中,燃烧无处不在。它在给我们带来帮助的同时,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预测学生交流:燃烧可能会导致火灾;燃烧有可能把一些危险物质引爆……
3.是啊,燃烧如果利用不当,的确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一些灾难。老师这有一个视频,你们想不想看?(播放视频)
播放火灾视频,看了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预测学生回答:我们平常不能乱玩火;要注意安全用火……
3.小结:的确,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安全用火,多掌握一些用火知识,多留意一些安全用火标识。看一下这些用火标识,你认识吗?(教师出示图标,学生说出认识的,不认识的老师点明)
四、课堂总结
1.自我总结: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2.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燃烧对我们来讲,有利,也有弊,它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阴影和灾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科学地掌握用火的方法,让燃烧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七、板书设计
八、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设计
实验名称:燃烧的实验
火焰颜色
气味
实验名称:蜡烛的燃烧
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蜡烛燃烧生成什么
实验一
干燥的漏斗
实验二
烧杯中的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