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文(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与以往记事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人、事为基础,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它不是生活的重现和复述,而是对生活故事的加工和创编。
本次习作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习作前的回顾。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的文体特征,意在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第二部分是习作内容。本部分设计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让学生发从中选择一组或者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这三组环境都已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基础,人物也是以少年形象为主,这些故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话题开放,角度多元,适合学生展开想象。如:第一组设计的是校园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淘气包”和雷厉风行的班长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情节。第二组设计的故事地点是街头,爱心少年与志愿者会发生哪些暖心故事?第三组设计的是在亲人间,月下村庄的兄弟俩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它提供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和方向:先围绕主要人物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再考虑把故事情节写完整,能吸引人。在能达到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用环境描写或人物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形象。第四部分是习作后的交流。建议班里开一个故事会,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对故事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互学互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三年的习作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地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完整。在叙事中能够对人物的表现,如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相应的描写。他们能够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习作的素材,在记实作文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但也有学生还不能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完整,对于人物描写的方法还不能熟练运用,写作时不能把生活积累转变为写作素材,事件显得苍白模糊,需要教师给予进一步指导。
这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从三年级开始已经有多次的安排,写的也是有情节的想象故事,所以本单元习作是故事创编,学生并不感到陌生。用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实际就是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也是三年级已经学习的,所以学生可以理解,不会成为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可以尝试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帮助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目标
1.能从题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中选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根据生活,展
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
2.能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
故事发生的环境,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在班级故事会上读读自己写的故事,说说你喜欢谁的故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从题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中选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根据生活,展
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
2. 能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
故事发生的环境,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能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
发生的环境,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带给我们三个感动的故事。
这次习作,我们也来试着创编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让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笔尖流淌。
1. 默读教材第64页,思考: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反馈:
习作内容:从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写的时候要注意:
(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回顾内容,感悟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桥》《穷人》《在柏林》,让学生回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并互相说一说。
1. 先回顾复习,互相交流,再全班反馈。
(1)《桥》: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临危不乱,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的指挥,将村民们安全疏散,而自己和儿子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歌颂了老支书沉着冷静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2)《穷人》: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
(3)《在柏林》:列车上,一位老人要将自己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因为在战争中他的三个儿子都死了,而自己现在就要到前线去。揭露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
2. 教师点拨:想一想,这三篇课文有哪些共同之处?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如:三篇文章的文体都是小说。虽然都是虚构的,但都
取材于生活,所以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很曲折,人物形象很鲜明等等。
3. 学习“交流平台”,明确写法。
(1)阅读教材第65页“交流平台”,想一想:在小说中,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2)班级反馈,梳理方法:
●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三)联系生活,试写情节
1.出示教材中的三组环境和人物:(表1)
组别 环境 人物
一 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淘气包张明 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 充满活动的年轻班主任李军
二 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 志愿者徐明
三 月光下的村庄 铁蛋 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
表1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围绕着人物展开想象,想一想可能发生的故事。
(1)自己选择一组,想象故事,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指名发言,说一说自己创编的故事。
例举:(答案不统一,故事想象合理即可。)
第一组:校园里,淘气包张明上学又迟到了,正直的班长王寒冰批评了他,张明不服气,两人找班主任李军老师评理……
第二组:大街上,志愿者徐明正在组织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充满爱心的陆天看到了,也来参加……
第三组:村子里,铁蛋和远道而来的表哥,一起坐在场院里看星星,聊着自己的学校、同学和生活……
(3)全班讨论:你觉得这些故事是否想象合理,符合现实生活?
(4)对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修改完善,做到想象合理。
3.结合自己创编的故事,思考:怎样的情节能让故事更加吸引人?
(1)结合故事列出习作提纲,明晰故事情节并确定习作的重点情节。
例举:(答案不统一,体现重点情节即可。)
第一组:
题目:美丽的误会
开头:淘气包张明又迟到了,正直的班长王寒冰批评了他。
?
结尾:班长在全班表扬了张明,两人和好如初。
第二组:
题目:找回的温暖
开头:志愿者徐明正在组织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
中间:1.充满爱心的陆天来参加活动。
2.整理捐赠的书籍时,意外发现了夹在书中的一封家书。
3.两人分头寻找失主。(重点情节)
结尾:找到了书信的主人。
第三组:
题目:好朋友
开头:暑假里,铁蛋的表哥来看望他。
中间:1.铁蛋和表哥坐在场院里,聊着各自的学校、同学和生活。
2.聊天过程中,两人发现居然认识同一个孩子。
3.两人联系了这位同学。(重点情节)
结尾:三个人成为了好朋友。
(2)思考:情节是否吸引人?怎样才能吸引人?
先小组进行讨论,再全班交流:
第一,故事中的重点情节要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第二,在重点环节中,可以进行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也可以尝试写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4.师:有了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如果想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生动,我们
还可以尝试着运用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1)以一组故事为例,试着写一写故事发生的环境。
例举:(答案不统一,体现环境即可。)
校园里,开满了丁香花,开得那么灿烂、美丽。淘气包张明又迟到了,正直的班长王寒冰批评了他,张明不服气,和王寒冰争吵了起来。丁香花也仿佛黯然失色了……两人找到了班主任李军老师,李老师耐心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张明为了帮助小同学而耽误了上学的时间。班长认识到了自己的武断,并在全班表扬了张明,两人和好如初。校园里的丁香花依旧美丽动人,香气四溢。
(2)全班评议,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5. 结合习作提纲试写重点情节,班级评改。
第二课时:习作写作课
1. 回忆上节课研究内容,总结习作要点:
(1)想象合理,符合现实生活。
(2)故事完整,尽可能吸引人。
(3)有人物描写,写出心理活动。
(4)尝试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
2. 完成自己的习作。
第三、四课时:习作赏评课
(一)好文一起赏
1. 在三组故事中各选取1—2篇典型习作,组织全班学生赏析。
2.结合习作要点,出示评价表(表2),梳理例文突出优点,提出修改建议。
评价指标 评价星级
想象合理,符合现实生活。 ☆?☆☆☆☆
故事完整,尽可能吸引人。 ☆?☆☆☆☆
有人物描写,写出心理活动。 ☆?☆☆☆☆
尝试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 ☆?☆☆☆☆
习作优点:
修改建议:
表2
(二)好文大家评
根据表2内容,小组内进行习作评价。
1. 说一说每篇习作的优点。
2. 讨论修改建议。
3. 填写评价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三)好文我来改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誊抄。
第五课时:召开故事会
1.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组内习作,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及理由。
2. 推选小组内的好文(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同伴推荐),召开班级故事会。
3. 整理学生评价意见,评选出班级“最佳微小说”和“创编小达人”。
六、板书设计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想象合理
故事完整,尽可能吸引人
描写生动,写出心理描写
试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