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1-18 20: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本条 “ 课标 ” 要求学生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侧重以水资源为案例深刻认识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从时空两个角度,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
水,生命源泉。因此,学生对水资源比较熟悉,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有切身体会,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接触较少,必须重点讲解;另外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案例,分析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比较困难,只有通过学生讨论以及实例的学习来达到。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通过对水资源丰歉衡量标准引出世界以及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并且侧重以“水资源”作为一个案例,突出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自然资源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措施入手,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数据明了水资源的概念。
2.结合事例了解水资源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3.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认识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4.以我国为例,针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结合所学,探究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进而归纳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水资源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表示自然资源并说明原因 学生竞答 引入
引导学生概括自然资源的特征进而得出概念、类型,并帮助归纳完成图表(见附件1) 阅读填表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思考每幅图反映的分别是什么资源或资源的利用、各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源、有何用途。待学生回答后展示两张图表帮助概括。 看图回答 联系实际(应用)
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储存于哪里?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是什么水?当地又是以什么水为主?从而概括出水资源的组成(广义和狭义)。 读书后思考回答 提高学生阅读、概括能力
出示:“六大洲的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让学生思考河流径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洲的河流径流量并解释原因?提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老师提示、帮助归纳。小结:衡量一个地方水资源的多少不能仅看降水量,还要看蒸发量,而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我们称为径流量,反映了水资源的多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 读图、分析数据学生思考回答阅读后思考回答回忆、思考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复习:水循环示意图提问: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阅读南水北调资料,为什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讨论:比较水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有何特性。老师提示、帮助归纳。 小组讨论并竞答其他组可补充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展示:四大文明古国与河流的关系图。提问: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上都有哪些共同特点?水资源在古代有何利用方式?主要开发利用哪些水资源?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有何影响?联系实际:水资源在近现代有何利用价值?又主要开发利用哪些水资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全球水危机”材料。地球应是水球,为什么现在全球缺水?举例说明缺水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缓解水危机? 读图回答读书总结看书后思考回答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出示两个问题:1、设计下一年世界水日的主题(阅读课本P102材料后回答材料后面的思考题)。2、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补充:见附件2 分组讨论回答知识拓展 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节水意识
板书设计:
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
二、水资源
1、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
2、水资源的特征
3、水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学习评价:
A:仔细诊断,为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处方”。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我国年产水量约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水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的第109位。我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分析归纳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开处方:
各地区采取的措施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B:集思广益,制定节水行动计划。
节水行动
生活用水
工农业用水
其 他
附件1:
自然资源 类型(性质) 主 要 用 途
工业原料
农业、工业、城乡建设等
生活饮用、灌溉、工业用水等
食用、工业原料、药用、饲料等
农业、电力、旅游、生活等
附件2:[阅读与思考]
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以色列年降水量北部地区较多,也不过70毫米,南部只有20毫米,最南部的沙漠地带常年无雨,而蒸发量却大得惊人。在这样的地方,连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种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了。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自给,还可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 有效利用咸水和海水是以色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以色列人认为,海水淡化是消除未来用水“赤字”的唯一途径,也是解决整个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2002年,以色列海水淡化量达到4亿立方米,成本在0 .5美元/米 左右。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色列发明了滴灌技术,把水和肥料通过密布在田间的管道网,由漓管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附近,从而极大地提高水和肥料的利用率。如今电脑控制的水、肥封闭滴灌网已遍布全国,由计算中心调控,按照确定的给水量、给水时间、养料配比,实行最佳自动灌溉。这极大地减少了渗漏蒸发,水肥利用率高达80% ~90%,可耕地面积增加了5倍,农业产值增长了近20倍。按照以色列现在的节水效率,地球可以多养活3倍的人口。
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