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5 12: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铁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而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三卷)
教师:蒋纬国是蒋介石的次子,他的观点代表了国民党,为什么国民党会对共产
党有如此高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得到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100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_________年9月。
2交战双方:_________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3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4意义: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捷)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全民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2)主要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3)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1)军事上: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_________、夜袭战、__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
(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经济上:实行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三、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_________”,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_________下半年
4指挥者:_________
5规模: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6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_________。
7意义:有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合作探究
展示:
教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将抗日战争划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接下来,我们来看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如何亮剑天下。
展示:《平型关战斗示意图》
总结: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日军途径平型关,平型关地势险要,所以共产党选择在此设伏。
展示:平型关战役的表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然后不看书回答)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交战部队
歼敌
学生:小组合作
问题:根据材料,总结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学生回答。
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问题:中国共产党创立哪些抗日根据地?
学生: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山东、苏南等。
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教师: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一些列巩固措施,抗日根据地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展示:
学生回答: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问题: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学生看书回答。
总结: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教师: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租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过渡:为了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为此中国共产党选择主动出击,发动了百团大战。
展示:“囚笼政策”是指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思考:百团大战的目的和主要目标?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
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展示:
材料:此战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也给投降派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自述》
问题:百团大战的意义?
学生: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
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后,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