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导入新课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而开辟的战场。一、平型关大捷(1)时间:(2)地点 :(3)指挥者:1937年9月山西东北部平型关3、意义: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1、背景:2、经过: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太原平型关平型关大捷[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在地势上有何特点?地形险要
易守难攻材料:谨按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续范亭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平型关大捷(1)时间:(2)地点 :(3)指挥者:1937年9月山西东北部平型关3、意义: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1、背景:2、经过: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总结相关史事 日军侵入山西后,代县的阳明堡机场频繁出动飞机,轰炸中国军队的忻口阵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头部队发现这一情况后,于1937年10月19日夜,秘密潜入阳明堡机场并展开猛烈袭击,经过1小时激战,共毁伤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当地人民颂扬八路军:“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地道战抗日根据地的战法有哪些?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延安的地位: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根据地建设采取的措施目的:政治上: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作用: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本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背景三、百团大战材料:“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个碉堡”
——八路军百团大战时的口号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依据材料思考: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竞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军实行“因笼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三、百团大战1、背景:2、经过:3、意义:(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目的:粉碎日军“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土气(3)指挥者:彭德怀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经过:(1)时间:1937年9月(2)地点: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3)指挥者: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3、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地区抗日根据地
2、人民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3、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
(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2)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4、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背景:日军实行“因笼政策”,对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经过
(1)时间:1940年下半年
(2)目的:粉碎日军“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土气
(3)指挥者:彭德怀
3、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竞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本课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