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1 变色游戏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1 变色游戏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5: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变化之
《变色游戏》教学设计
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张杰
【教材分析】
  《变色游戏》是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中的一课,本课围绕着物体混合后颜色的变化,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可逆与不可逆变化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认识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变色游戏”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 体会有些物质的变化,会生成新物质。
过程与方法:
能按照要求,合理安全的完成实验,并能总结出紫甘蓝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绿的规律。
能举出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变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变色的现象,能辨别物质的变化是否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
通过趣味活动,指导学生探索神秘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在兴趣中学。
2、小组合作,在探讨中学。
3、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
4、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学。
【教学用具】
教师要准备密信、碘酒、烧杯、紫甘蓝汁、柠檬汁、醋、碱水、肥皂水、滴管、酚酞试剂做成的画、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仔细观察 缜密记录
(三)拓展延伸,课外实践
1、谈话:在电影《可爱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爱国革命者方志敏在狱中就义前偷偷的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密信,聪明的鲁迅先生将信浸在碘酒溶液中,字迹便浮现了出来。你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封密写信,想不想知道信中的内容?此时瞬间激发学生兴趣。当场实验,情景重现,出示课题。
1、教师出示提前制好的紫甘蓝汁,每组一份,引导学生观察它的颜色,并分组讨论:猜想这是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小组讨论通过看、闻等方式判断它是什么?
3、汇报结果。
4、教师揭开谜底,这就是我们植物中的魔术师--紫甘蓝汁,教师简单介绍紫甘蓝汁的做法。
5、魔法师有了,同学们想不想见识一下它的本领?我们马上跟随魔法师进入变色游戏。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出示注意事项并分发实验报告。
6、进行分组实验,分别向贴有标签四个烧杯中滴入10滴紫甘蓝汁,观察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滴管。
7、做完实验每组找一名代表汇报展示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孩子们惊奇的发现,紫甘蓝这个魔法师把其中两个烧杯的液体变成了红色(醋和柠檬),两个变成了绿色(碱水和茶液水)。
8、教师顺势引导,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9、学生讨论,总结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和紫甘蓝汁混合后分别变成了红色和绿色。 
教师问:“能不能再把他们变回去呢?”能不能再把他们变回去呢?这时孩子异口同声不能。教师探究问:“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各抒已见,总结出这个实验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是不可逆的。
1、教师拓展提问,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们的变色现象,你能举出这们的例子吗?
2、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成果,3、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变色现象相关图片。教师问:他们的颜色还能变回去吗?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4、学生结合科学在线的内容加深本课知识。
5、课外实践环节,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魔法师,今天老师交你们一个小魔术,可以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作为节目。教师出示用酚酞试剂画好的图画,教师用装着碱水向画面喷,显现出漂亮的紫藤花。同学们惊奇不已。
6、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7、教师总结,同学们畅谈收获。
通过爱国小故事生动有趣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亲手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兴趣会高涨,小组成员积极参加讨论、实验活动,不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并乐于同他人分享。寓教于乐,通过亲手实验直观获得本课知识。
结合科学在线内容,通过果蔬变色现象加固本节课知识,再次认识有些物质的变化伴有新物质的产生。
【板书设计】
         变色游戏
     紫甘蓝汁+酸性物质  变红
     紫甘蓝汁+酸性物质  变绿
         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反思】
 
         
十、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树立了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缜密记录从而得出科学知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快乐学习,寓教于乐;课外知识丰富、有趣,知识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