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20 燃烧的秘密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5: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燃烧的秘密》是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发现生活中燃烧现象的基础上,以蜡烛燃烧进行观察,通过“提猜想—做实验—观现象—论结论”的探究活动,观察蜡烛燃烧后杯壁的变化,进而得出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通过这两组实验使学生明白,实验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1、认识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生成的物质
2、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提猜想—做实验—观现象—论结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客观看待实验现象的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兴趣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的变化”
本课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从生活中初步了解了物体燃烧时火焰颜色、气味等知识。虽然学生对蜡烛燃烧较熟悉,但是对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比较陌生。在熟悉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鲜事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利用多媒体和实验探究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
六、教具准备:纸片、布片、羽毛、火柴、蜡烛、镊子、铁质托盘、烧杯、澄清石灰水、吸管、课件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让我们共同回顾天宫二号发射的视频。思考:天宫二号依靠什么飞上天空的?
2、谈话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借助天宫二号发射视频,自然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探究学习
探究纸片、布片、羽毛在燃烧时会发生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给予引导肯定。
3、归纳实验结论。
(二)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1、猜想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2、实验探究:
将一只干燥的烧杯和一只杯壁上蘸有石灰水的烧杯分别罩在火苗上方,观察杯壁上的现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现象,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归纳实验结论。
探究物体燃烧的不可逆性
请学生们观察铁质托盘中两次实验后的现象,发现物体燃烧后都变成了灰烬,由此得出,物体燃烧过程是不可逆的。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明确的探究任务、自主、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填写记录。
以各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探究成果。
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在“提猜想—做实验—观现象—论结论”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本次实验,进而得出实验结论,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后理解“不可逆”的含义,从而做出正确的结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设计意图:
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深化学生对燃烧的认识。
拓展活动
假如给你一粒火种,你将如何使用它?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把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家庭课堂中去,拓展和延伸教材,有意识地让科学活动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八、板书设计
燃烧的秘密
火焰 气味 灰烬
蜡烛 燃烧 不可逆
水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