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5 17: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过程语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在读、听、观察中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师: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吗?猜对了!我最喜欢旅游!唐代有个大诗人也非常喜欢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还给我们留下了近千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著名的诗人——?
生:李白。?
师:是啊,当他来到庐山,他写下了——
生:读诗歌《望庐山瀑布》?
师:当他来到白帝城,他写下了——(PPT出示课件)?
生:读《早发白帝城》?
师:当他来到天门山,他又写下了——?
生:齐读题《望天门山》?
师:望天门山?什么是天门山呢?谁来说说??
预设:生:天门山是很高的山。(你关注到的是“天”字,那就可以直接称之为“天山”了,什么是天“门”山呢?)?
生:像门一样的山。?
师:的确是这样!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看注释也是一种预习的好方法。那什么是望呢?谁来给“望“找个近义词??
生:看!?
师:怎样的看呢??
生:从远处看!?
师:你的理解力真强!带我你们的理解,再来课题,注意读出望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
师:读得真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然后小组内讨论并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来。开始吧!?师:从你们稀稀拉拉的声音中知道你们都读得差不多了。谁来读一读呢?咱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
生1:读古诗?
生2:评价(我认为他读得……)?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挺不错的,字字咬准,字正腔圆了!那现在谁来试着读出它的节奏呢??
生:有节奏地读。?
师:真不错!我看你还真有当播音员的潜质呀!你们听出来了吗?什么节奏?(二、二、三),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注意节奏啊!?
师:是的,读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读好节奏,还不能读得太快!要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谁来试试第一句?是这样,你跟着我的手势来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啊!(
生:有节奏地读第一句。?
师:咱们一起来读后面几句。(
生:有节奏地读后面几句。?
师:诗歌,诗歌,诗中有歌,诗中还有合唱呢!下面呢,你们读一句,我来重复读每一句的后面三个字,看看你们读得好还是我读得好。?
(师生合作读,再换过来:师读一句,生重复读后面三个字)?
师:挺有趣的吧!的确是这样,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我们的这首古诗句句有景,可以说是连环画哦!那么接下来请你们先默读古诗,再小组讨论讨论每句写了什么景并圈画出来。开始吧!(注意默读——不指读、不出声)(板书:景)?
师:组织课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哪一组来汇报?
生汇报?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汇报?
师:真是集大家之力呀!综合你们的回答,诗中描写了这些景:天门山、楚江、白帆、红日,青、绿、红、白,多美的画面啊!开始我们了解了天门山,那楚江呢?有谁知道吗??
生:楚江是……?
师:简介楚江(长江流过古代的楚国境内的那一段就是楚江)。有谁见过长江吗?有什么印象?(视频感受长江的气势)?
师:的确是这样!李白就是从这气势不凡的天门山和楚江入手开始写的。现在,让我们也登上李白的小船,去感受感受那里的景和气势!读——(PPT出示第一句)?
生:读第一句?
师:你们从哪儿可感受到强大的气势呢?指名回答。?
师:真有感悟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断”的甲骨文,左边像是有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割断,右边像是一把斧子。那你们想象一下,谁是这把刀,是这把斧子,把天门山从中砍断的呢?指名回答。?
师:楚江就是这把大刀,就是这把利斧!现在,我们把这“断”字送回到诗里面,谁来读?指句读!?
师:这力度能砍断天门山吗?能拉开那门栓吗?谁再来?指名读。?
师:真是气势大开呀!勇猛的男生,读!——男生读。?
师:一起来!——全班读。?
师:小船近了,李白又看到了怎样的水?读——(P出示第二句)?
师:从这一句中,你又从哪个字感受到气势不凡呢?指名回答?师:你真会读书!“回”在这里作何解释呢??
预设:
生:回去?
师板画简笔画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回”的意思:回转,改变方向。?
师: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是在默默地较量呢!谁来读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气势出来呢??
生:全班读。?
师:小船继续往前开,李白又看见了?读——(PPT出示第三句)?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
师:相对出?相对出!什么是相对出呢?假如他是江这边的一座青山,和他相对的是哪座青山呢?和这座青山相对的呢?和这座青山相对的呢?咦,这不是相对立吗?我们都坐过高铁,坐过汽车,回忆一下,当你坐上车上,两边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
预设:生1:树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生2:房子越来越高?
师:是的,像这样看上去越来越近,越来越高,扑面而来的感觉就是相对出。如果说李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那这两岸青山相对出就是在?——?
生:欢迎李白?
师:真是一座热情好客的小青山呀!?
师:把你的热情注入到诗句,读——?
生:单独读后全班读。?
师:小船穿过青山,突然江面开阔,水天相接,抬眼望去,读——(出示第四句)?
生:读第四句?
师:如果说两岸青山是李白看到的近景,那么这白帆红日就是李白看到的??
生:远景。?
师:远到了什么地方??
预设:生1:天边?
生2:??日边?
师:你们到过海边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生1:一望无际?
生2:无边无际?
师:此时,李白的眼前水天一色,无比开阔,他的心情一定是?——?
生:很好?
师:读出你的好心情吧?指名读、全班读?
师:是啊,李白就是这样陶醉于这青山绿水、白帆红日中。此时此刻,他心里最想说什么??
生1:太美了!?
生2:??我太喜欢这里了!(师相机板书:情)?
师:是啊,此等美景,相信长大后的你们也会欣然前往,当你坐上小船,你会看到那样的山——生读:天门中断楚江开,你会看见那样的水——生读:碧水东流至此回。小船顺流而下,在青山间穿行,你看到的是——生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小船拐过一道弯,你看见的还是——生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再拐过一道弯,你看见的还是——生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小船穿过青山,突然间,江面开阔,水天一色,抬眼远望——生读: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我们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
生:??????????青山一边日边来。?
师:相对出?生:日边来?
师:非常好!千古传唱的诗啊,它不仅是诗,它还是歌。就让这山,这水,还有这歌,长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