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周长
1、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数学(北师大版)三年上册的教学内容,长方形的周长是
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
2、教材分析:
了解了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学进行教学的,计算花边有多长,就是计
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后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由于课后的练习题太少,我增加了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旨在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内容和空间,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周长,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4、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比较、归纳、 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5、
(1)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经历多种方法计算周长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总结周长公式
6、教学方法:
(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测路程的长短。
(2)动手实践、探索方法。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进行交流。
(3)、最后增加挑战的题目,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出示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呈现两只红黄小蚂蚁分别沿着这两个图像跑一圈。
学生猜测
哪只蚂蚁跑的比较长呢?我们该怎样验证。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图形的周长来验证刚才的猜测。
小结: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猜测,一个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宽分别是7厘米和5厘米的长方形,让两只小蚂蚁分别沿着这两个周长跑一圈,来引导学生对计算周长的兴趣。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件:长方形边长的分解图。
出示学生探索的方法
7+7+5+5=24cm
7+5+7+5=24cm
7*2+5*2=24cm
(7+5)*2=24cm
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列出两种方法:
6+6+6+6=24cm
6*4=24cm
(2)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呢?
先量一量再算一算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
学生充分说明各种算法的理由。
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教师巡视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探索新知,使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探索、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说出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所以直接用6乘以4.
小结:同学们方法可真多呀,你喜欢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只要计算得又对又准,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但是第四种方法比较简便。学生各抒己见。
巩固应用
出示下列题图形(PPT形式)
求长方形水池的周长
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吗?
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吗?
拓展延伸
学生做题
指导学生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应用长方形计算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当成普通的四边形把四条边都加起来求周长,也可以利用他们边的特征用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求出周长。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量一量
说一说
算一算
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仅像长方形一样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