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中考化学 二轮专题 复习 盐 化学肥料 课件(共96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中考化学 二轮专题 复习 盐 化学肥料 课件(共96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14:05:37

文档简介

16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中考化学
专题六  盐  化学肥料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52 页
考点一  盐  复分解反应
    1.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
化学名称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氯化钠
(NaCl)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熔、沸点
高,味咸, 其水溶液 呈 中 性
(pH= 7)
作调味品,腌制食品;配
制医用生理盐水;工业
上用来制取碳酸钠、氢
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
选种
碳酸钠
(Na2CO3)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
碱性(pH>7)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Na2CO3 + Ca ( OH ) 2 ????????
CaCO3↓+2NaOH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
产,造纸,纺织等
碳酸氢钠
(NaHCO3)
细小的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溶液呈碱性,加热易分解
NaHCO3 + HCl ???????? NaCl +
H2O+CO2↑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
一,治疗胃酸过多症的
药剂
碳酸钙
(CaCO3)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CaCO3 + 2HCl ???????? CaCl2 +
H2O+CO2↑
CaCO3
高温
????????CaO+CO2↑
可作补钙剂,石灰石、大
理石用作建筑材料,也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
    2.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初中范围内所学的酸全溶。
碱:钾、钠、钡、铵四碱易溶,Ca(OH) 2 微溶,其余的全不溶。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
盐酸盐(含 Cl-):除氯化银不溶,其余的全溶。
硫酸盐(含 SO2-4 ):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余
的全溶。
碳酸盐(含 CO2-3 ):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易溶,MgCO3
微溶,其余的全不溶。
    3.盐的化学性质
规律 举例 备注
酸碱
指示

呈碱性的盐溶液有 Na2CO3、K2CO3 等,使
石蕊溶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
有些盐溶液显中
性,不能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
金属
金属(前) +盐(溶
液 ) → 金 属
(后)+新盐
Fe + CuSO4 ????????
FeSO4+Cu
Cu+Hg(NO3 ) 2 ????????
Cu(NO3) 2+Hg
K、Ca、 Na 三种金
属活动性太强,不
会置换出盐中的
金属

盐+酸 → 新盐+
新酸
CaCO3 + 2HCl ????????
CaCl2+H2O+CO2↑
H2SO4 + BaCl2 ????????
BaSO4↓+2HCl
碳酸盐与酸反应
会生成 CO2,利用
此性质可检验碳
酸盐

碱+盐 → 新碱+
新盐(反应物均溶
于水,生成物有沉
淀,或碱和铵盐反
应生成氨和水)
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
Ca ( OH )2 + Na2CO3
????????CaCO3↓+2NaOH
   

盐 1+盐 2 → 两
种盐(反应物均溶
于水,生成物有沉
淀)
NaCl + AgNO3 ????????
AgCl↓+NaNO3
Na2SO4 + BaCl2 ????????
BaSO4↓+2NaC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题六  盐  化学肥料 17 
    4.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
    合物的反应
特点:仅互相交换成分,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即双
    交换,价不变
表示:AB+CD →AD+CB
类型
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酸+新盐
碱+盐 →新碱+新盐
盐+盐 →两种新盐
ì
?
í
?
??
?
??
条件
酸+碱
酸+盐} 反应物可不溶于水
碱+盐
盐+盐} 反应物均可溶于水
ì
?
í
?
?
??
ü
?
?
?
?
??
生成物中有
沉淀、气体或水
ì
?
í
?
?
?
?
?
?
?
??
?
?
?
?
?
?
?
?
说明   不参加复分解反应的盐有 KNO3、 NaNO3、 AgCl、
BaSO4 等。
考点二  化学肥料
    常见的肥料、主要作用及性质
常用的肥料 主要作用 性质


硫 酸 铵
[(NH4) 2SO4]
硝酸铵(NH4NO3)
碳 酸 氢 铵
(NH4HCO3)
氨水(NH3·H2O)
尿素[CO(NH2) 2]
能使植物的茎、
叶生长茂盛,叶
色浓绿,提高植
物 蛋 白 质 的
含量
铵盐与碱反应,放出
氨 气: ( NH4 ) 2SO4 +
Ca(OH)2

???????? 2NH3↑+
2H2O+CaSO4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H2O+CO2↑
续表
常用的肥料 主要作用 性质


磷矿粉(磷酸钙)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
磷酸盐)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
钙和硫酸钙的混合
物)
重过磷酸钙(磷酸二
氢钙)
能促进作物生
长,增强抗寒、
抗旱能力
难溶于水,可以缓慢
溶于酸
难溶于水,较磷矿粉
易溶于酸性溶液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肥效高于
过磷酸钙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具有保证各种
代谢过程的顺
利进行、促进植
物生长、增强抗
病虫害和抗倒
伏能力等功能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复合
肥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硝酸钾(KN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结合了多种营
养元素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 正确说法
俗名与物质成分判断错误
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NaHCO3俗称
小苏打
火 碱、 烧 碱、 苛 性 钠———NaOH; 纯 碱、 苏
打———Na2CO3;小苏打———NaHCO3
复分解反应判断错误
复分解反应的表达式为 AB+CD ???????? AD+CB,从形式上看,复分解反
应的生成物一般有两种,但当生成的物质易分解时,则生成物不止两
种。 如碳酸易分解,碳酸盐和酸反应后,生成物为三种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一般是两
种,当生成物易分解时,生成物是两种以上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理
解不周全(不参加复分解反
应的 物 质 有 AgCl、 BaSO4、
NaNO3、KNO3等)
判断酸与碱、酸与盐是否能反应时,主要看交换成分后是否有沉淀或
气体或水生成;判断盐和碱、盐和盐是否能反应时,还要看两种反应
物是否全溶于水,若反应物全溶于水,交换成分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生成,反应才能发生,如碳酸钠和熟石灰可以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
化镁不能反应
酸与碱、酸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可不溶于水,
生成物一定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碱与盐、盐
与盐反应时,反应物要全部溶于水,生成物中
一定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53 页
方法一  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一般情况下,
两种参与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必须都能溶于水,只有当反应物
中有酸时,才可以不考虑另一反应物的可溶性。 其次,要考虑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那
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 判断两种化合物能
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生成物的溶解性都是很重要的因
素。 因此需要熟练记忆溶解性规律。
不参加复分解反应的盐有 AgCl、BaSO4、KNO3、NaNO3 等。
例 1  (2018 天津,24,7 分)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
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
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
????
????
????
????
????
????
????
18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中考化学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 B、C 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
要化学原理:NaCl+H2O+NH3+CO2 ???????? NaHCO3↓+X;2NaHCO3

???????? 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 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10 g 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
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 6.9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解析  (1)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
种溶液两两组合的现象如下表(“↑”表示产生气体,“↓”表示
产生沉淀):
稀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氯化钡
稀硫酸 ↑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碳酸钠 ↑ ↓ ↓
氯化钡 ↓ ↓
    结合题给现象可知 A 是碳酸钠溶液,B 是稀硫酸,C 是氯化
钡溶液,D 是氢氧化钙溶液,E 是氢氧化钠溶液。 ①溶液 B、C 中
溶质分别是H2SO4、BaCl2。 ②溶液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 2???????? CaCO3↓+2NaOH。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分别
相等,可判断 X 的化学式为 NH4Cl。
②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x。
2NaHCO3

???????? Na2CO3+H2O+CO2↑  固体质量差
168          106                168-106= 62
x                              10 g-6.9 g= 3.1 g
168

= 62
3.1 g
解得 x= 8.4 g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10 g-8.4 g= 1.6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1.6 g ∶ 8.4 g =
4 ∶ 21。
答案  (1)①H2SO4   BaCl2
②Na2CO3+Ca(OH) 2 ???????? CaCO3↓+2NaOH
(2)①NH4Cl  ②4 ∶ 21
方法二  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的方法
    1.物质在水中共存的条件
(1)物质是可溶的。
(2)物质间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2.离子的共存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反
应,这些离子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①生成沉淀:如 Cl- 与
Ag+,Ba2+与 SO2-4 ,OH
- 与 Cu2+、Fe3+,CO2-3 与 Ca2
+、Ba2+ 等不能大
量共存;②生成气体:如 OH-与 NH+4,H
+与 CO2-3 、HCO

3 等不能大
量共存;③生成 H2O:如 H
+与 OH-不能大量共存。 另外应注意
题中的附加条件,如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Fe3+、Cu2+、Fe2+、MnO-4 等);pH= 1 的溶液为
强酸性溶液;pH= 14 的溶液为强碱性溶液。
3.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Cl - Ag + (AgCl↓)
SO2-4 Ba2
+(BaSO4 ↓)
OH-
H+(H2O)
Cu2+、Fe3+、Mg2+[Cu(OH) 2↓、Fe(OH) 3↓、Mg(OH) 2↓]
NH+4(NH3↑+H2O)
ì
?
í
??
?
CO2-3
H+(H2O+CO2↑)
Ca2+、Ba2+(CaCO3↓、BaCO3↓)
{
离子能共存,意味着离子间不能反应。
例 2  (2018 黑龙江齐齐哈尔,11,2 分)下列离子在水中能
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Fe3+、Na+、NO-3、Cl
- B.K+、Na+、Al3+、SO2-4
C.H+、K+、SO2-4 、OH
- D.Mg2+、NO-3、OH
-、Cl-
解析  含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因此排除 A 选项;B 中各离
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在水中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C 中氢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 中镁离子和氢
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B
方法三  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1.鉴别方法
一看、二闻、三溶。 看外观,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是
灰白色粉末;闻气味,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可直接将它与其
他氮肥相区别;加水溶解,氮肥、钾肥全部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
于水。
铵盐的鉴别:将(NH4) 2SO4、NH4NO3 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2.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体,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
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例 3  (2019 甘肃兰州 A,9,1 分)下列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
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
A.硝酸钾 B.氯化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解析  磷矿粉是一种灰白色粉末,硝酸钾、氯化钾和氯化铵
是白色晶体,可以从外观区别出磷矿粉。
答案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96张PPT)
中考化学
专题六 盐 化学肥料
A组 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
1.(2019福建,1,3分)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答案????C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2.(2019广东广州,10,2分)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答案????C 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说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故A错误;氯化钠中不含氢离子,不
能与碳酸盐反应,故B错误;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C正确;常用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氯
化钠,故D错误。
易错警示????D项,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可以获得氯化钠,但成本过高,不能用于工业生产。自然界中的盐
井、盐湖、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可通过分离、提纯的方法获得氯化钠。
3.(2019江苏苏州,14,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N?  B.N?、OH-、Cl-
C.Cu2+、Na+、OH-  D.Ca2+、K+、C?
答案????A A项,K+、S?、N?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B项,N?与OH-两
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项,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
共存。D项,C?与Ca2+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4.(2019辽宁锦州,9,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OH HNO3 KNO3  B.H2SO4 BaCl2 NaCl
C.CuSO4 NaCl HCl  D.Na2CO3 CaCl2 KCl
答案????A A项,混合后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依旧为无色溶液;B项,混合后,硫酸与氯化钡反应
后生成白色沉淀;C项,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混合后不能得到无色溶液;D项,混合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
5.(2019天津,5,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钾
C.碳酸钾  D.氯化钾
答案????B 硝酸钾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B。
6.(2019云南,5,2分)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KNO3
答案????D 复合肥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硝酸钾含有氮、钾两种元素,属
于复合肥。
7.(2019山东潍坊,7,2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答案????A 硝酸铵含有N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硝酸铵会和熟石灰反应而降低肥效,不能混合使用,故B正
确;硝酸铵溶液显酸性,长期使用可能使土壤酸化,故C正确;有的盐溶液显酸性,有的盐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酸
碱指示剂变色,故D正确。
8.(2019广东,9,2分)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答案????C 尿素中只含有N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料,故A错误;大量施用化肥可能会导
致土壤板结、盐碱化、水体污染,故B错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草木灰混用,会因N?与OH-反应产生NH3
而导致肥效降低,故C正确;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故D错误。
9.(2019湖南衡阳,24,4分)现有:A.纯碱;B.甲烷;C.水;D.一氧化碳等四种物质,请选用合适物质的代号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   ????;
(2)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液体物质   ????;
(3)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   ????;
(4)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生产的一种盐   ????。
答案 (1)B (2)C (3)D (4)A
解析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填B;(2)水为生命之源,填C;(3)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且是由碳、氧两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填D;(4)纯碱(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生产,且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
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填A。
B组 2015—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 盐 复分解反应
1.(2015浙江杭州,13,3分)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答案????A 碳酸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没有电离出OH-,故A错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碱性减弱,pH降低,故B正确。Na2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有少量的OH-,故C正
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故D正确。
易错警示 Na2CO3在水中电离出Na+和C?,易误认为Na2CO3溶液中无OH-,而错选C。Na2CO3溶液显碱性,
显碱性的溶液中均含有OH-。
2.(2015重庆A,15,2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l、NaNO3  B.HCl、NaHCO3
C.NaCl、AgNO3  D.H2SO4、NaOH
答案????A 大量共存是指相互之间不反应。A项,钾盐和钠盐不反应,故可大量共存;B项,NaHCO3与HCl反应
产生气体,不能共存;C项,NaCl和AgNO3反应产生沉淀,不能共存;D项,H2SO4与NaOH反应有水生成,不能共
存。
3.(2017黑龙江哈尔滨,6,2分)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答案????C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故A不正确;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B不正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C正确;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没有火焰产生,故D不正确。
易错警示 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产生。
4.(2018内蒙古包头,3,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答案????B  氧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A错误;B中三种粒子核外电子数都大于
质子数,都是阴离子,B正确;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有白雾,浓硫酸没有挥发性,
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没有白雾,C错误;pH=10的溶液呈碱性,硫酸铵会与碱性溶液中的OH-反应
生成氨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5.(2018贵州贵阳,6,2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
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
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答案????C 根据步骤①中固体部分溶解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固
体部分溶解,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此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硫酸钠。A项,A→B段表示
稀硝酸与碳酸钡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错误;B项,B→C段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硝酸的加入,
对应溶液的pH逐渐变小,错误;C项,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
硝酸钡,正确;D项,由以上推断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错误。
6.(2014山西,9,2分)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 CO  B.Fe2O3? FeCl2
C.Cu? Cu(NO3)2  D.Na2CO3? NaOH
答案????B 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氧化铁与盐
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符合题意;铜和硝酸反应可生成硝酸铜,能通
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通过一步反
应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7.(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1,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氦气 ②氢气 ③氯气 ④明矾 ⑤小苏打 ⑥烧碱
(1)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   ????;
(2)填充探空气球的理想气体是   ????;
(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答案 (每空1分)(1)③ (2)① (3)⑤
解析 (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2)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是填充探空气球的
理想气体。(3)小苏打水溶液的碱性较弱,能与胃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2016重庆B,18,4分)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
件。
(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 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
为     ????。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填序号)。
A.+3  B.-3  C.0  D.+5
答案 (1)NaCl (2)Na+ (3)N2 D
解析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其符
号为Na+。(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物质X的化学式为N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
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解得x=+3;NH4Cl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该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1)×4=+1,则y=-3;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可知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5价。
9.(2017辽宁沈阳,18,9分)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 Cl- S? C? P?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 不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
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1)CaCO3属于   ????(填“可溶物”“微溶物”或“不溶物”)。
(2)表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有   ????种。
(3)在溶液中,磷酸钠与氯化钙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    ????
          ????。
(4)某同学将盐酸倒入Ba(OH)2溶液中,得到溶液甲。
?
①溶液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   ????种。
②实验设计:探究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a.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盐酸
b.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Ba(OH)2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 是否   ????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2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 ???? ????溶液 是否产生蓝色沉淀
3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 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方案编号并说明理由:              ????
         ????。
③欲从溶液甲中获得纯净的BaCl2固体,应采取的简单操作是???? ????。
答案 (1)不溶物
(2)3
(3)2Na3PO4+3CaCl2?Ca3(PO4)2↓+6NaCl
(4)①3
②a.有气泡产生 b.Cu(NO3)2(或CuCl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溶液中含有BaCl2,不论是否含有Ba(OH)2均会
产生白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测溶液甲的pH,若pH≤7,蒸发结晶;若pH>7,向溶液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pH≤7,再蒸发结晶(其他合理答
案均可)
解析 (1)由题给溶解性表可知CaCO3为不溶物。(2)表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有硫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铜三
种。(3)磷酸钠与氯化钙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不溶于水的磷酸钙,化学方程式为2Na3PO4+3CaCl2?
Ca3(PO4)2↓+6NaCl。(4)①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钡;当盐酸
剩余时,溶液中溶质还含有HCl;当氢氧化钡剩余时,溶液中溶质还含有Ba(OH)2,故溶液中的溶质有三种情况:
BaCl2;BaCl2 和HCl;BaCl2和Ba(OH)2。②a.溶液中若含有盐酸,加入铁粉,会产生气泡,反之不产生气泡;b.蓝色
沉淀为氢氧化铜,溶液中加入试剂生成氢氧化铜,说明加入的试剂为可溶性铜盐,如硝酸铜或氯化铜;溶液中
一定含有氯化钡,加入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论是否含有氢氧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
淀,故方案3不合理。③溶液甲中一定含有BaCl2,可能含有HCl或Ba(OH)2,若含有氯化氢,直接加热蒸发结晶
即可除去;若含有氢氧化钡,可加入盐酸将氢氧化钡反应掉,然后蒸发结晶。因此可测定溶液甲的pH,若pH
≤7,蒸发结晶;若pH>7,加入盐酸至溶液pH≤7,再蒸发结晶。
思路分析 要从溶液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钡,需先明确混有的杂质是氯化氢还是氢氧化钡,然后根据氯化
氢、氢氧化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10.(2018内蒙古包头,9,4分)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下图实验。
?
试推断:
(1)白色沉淀B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       ????
                         ????。
答案 (4分)(1)AgCl
(2)NaOH、Na2SO4
(3)Na+、H+、Ba2+
(4)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
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答案合理均给分)
解析 向无色溶液M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M呈碱性,原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中的一种或两种;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一定存在,氯化镁一
定不存在;向无色溶液(一定含NaCl、HCl)中加过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
钠;无色滤液1中一定有NaCl、HCl、NaNO3、Ba(NO3)2,向无色滤液1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氯
化钠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氯化钠。(1)白色沉淀B是Ag-
Cl。(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一定含
有的阳离子为Na+、H+、Ba2+。
考点二 化学肥料
1.(2018江西,6,2分)在化肥中硫酸铵[(NH4)2SO4]属于?(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答案????B 氮肥、磷肥、钾肥是常见的促进植物生长的化肥,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属于氮肥。
2.(2018云南昆明,4,2分)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Ca3(PO4)2  B.KCl
C.CO(NH2)2  D.(NH4)2HPO4
答案????B 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磷
酸氢二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B。
3.(2018吉林,5,1分)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NH4Cl当作复合肥使用
D.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C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A正确;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正确;氯化铵中含氮元素,
是氮肥,不是复合肥,C错误;小苏打受热易分解且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疏松多孔,常用于焙制糕
点,D正确。
4.(2016天津,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磷矿粉  B.硝酸铵
C.硫酸钾  D.氯化钾
答案????A 硝酸铵、硫酸钾和氯化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上看磷矿
粉能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5.(2016重庆B,9,2分)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  )
A.KNO3  B.NH4HCO3
C.KCl  D.Ca3(PO4)2
答案????B 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碳酸氢铵不能与草木灰混
合使用,故选B。
6.(2018湖北黄冈,20,2分)下列说法: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③因
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⑤烧碱和熟石灰
的溶液都显碱性;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
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⑦  B.①②④⑥
C.④⑤⑦  D.①②⑤⑥
答案????A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正确;②洁净的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错误;③生活
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错误;④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错误;⑤
烧碱和熟石灰都属于碱,两者的溶液都显碱性,正确;⑥复合肥中至少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元
素,错误;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正
确。
7.(2018山西,24,3分)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则宣传:
幽门螺旋杆菌——消化道传染病
检测方法(如图2):被检者空腹,先用约20 mL凉开水口服一粒尿素胶囊(尿素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静
坐2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卡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检测。
?
(1)观察图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          ????(写一条)。
(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  ????肥。
答案 (1)用公筷(或分餐制)(合理即可)
(2)62 氮
解析 (1)集体就餐时可以用公筷或采用分餐制避免疾病传播。(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14+
1×2)×2=62;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是常用的氮肥。
误区警示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但要注意本题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是14。
8.(2017江西,17,5分)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
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
A.KOH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CH3COO)2
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5分)(1)塑料碎片熔化(1分)
(2)D(2分)
(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2分)
解析 (1)热塑性塑料受热易熔化,故观察到塑料碎片熔化。(2)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肥料,KOH是强碱,有强
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CO(NH2)2是尿素,属于氮肥;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K2SO4中含
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D。(3)CH3COOH属于酸,CaCO3属于盐,用食醋除去水垢是酸和盐反应,生成醋酸
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9.(2017黑龙江哈尔滨,28,6分)2017年5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乳业大会”在“一带一路”上的名城哈尔滨
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共担社会责任,同创健康中国”。
(1)下图是哈尔滨周边新建的标准化奶牛场,可提供优质奶源,牛奶可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 ????
????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       ????的主要原料。
?
(2)若牛奶的包装袋是一种塑料制品,它应该具有  ????性(填“热塑”或“热固”)。
(3)奶牛的饲料主要来自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       ????茂盛,叶色浓绿,
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肥,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尿素[CO(NH2)2]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我国著名化工专家    ????先生为氮肥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答案 (6分)(1)细胞(0.5分) 受损组织(0.5分)
(2)热塑(1分)
(3)茎、叶生长(1分)
CO2+2NH3? CO(NH2)2+H2O(2分)
(4)侯德榜(1分)
解析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若牛奶的包装袋是一种塑料制品,它应具有热塑性。
(3)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尿素[CO(NH2)2]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液态物质应为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
CO(NH2)2+H2O。
(4)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为氮肥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盐 复分解反应
1.(2019江苏苏州,11,2分)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C A项,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操作错误。B项,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
能用量筒溶解固体,操作错误。C项,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D项,蒸发滤
液应用蒸发皿,操作错误。
2.(2017湖南长沙,13,3分)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答案????A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B正确;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C正确;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常用作
焙制糕点的发酵粉,D正确。
3.(2018内蒙古包头,5,2分)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
种,取该样品10.6 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 g 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答案????C 根据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知,杂质一定没有FeCl3;根据Na2CO3+2HCl? 2NaCl+H2O
+CO2↑知,10.6 g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根据K2CO3+2HCl? 2KCl+H2O+CO2↑知,13.8 g 碳
酸钾完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即等质量的碳酸钾比碳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根据CaCO3+2HCl?
CaCl2+H2O+CO2↑知,10.0 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即等质量的碳酸钙比碳酸钠产生的二氧化
碳多;NaCl与盐酸不反应,即混入NaCl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减少。故选C。
4.(2015内蒙古包头,5,2分)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
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
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
C.若反应后的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
答案????D 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若天平不平衡则放
出的CO2气体的质量不相等,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相比,MgCO3放出CO2气体较多,故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故A项正确;若放出的CO2气体相等,则必是硫酸没有剩余,故B项正确;若反应后的Na2CO3有剩余,则与
Na2CO3反应的硫酸完全反应,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CO3小,则与Na2CO3等质量的MgCO3也一定有剩余,因此放出CO2的质量一定相等,天平一定平衡,故C项正确;若MgCO3恰好与稀硫酸反应,对于Na2CO3来说稀硫酸过量,则产生CO2的质量不同,此时天平不平衡,故D项错误。
5.(2015福建龙岩,10,3分)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
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
D.甲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题意知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A正确;已知乙是铁,乙与
丙能发生反应,则丙一定是盐酸,B正确;丁可与甲、丙、戊三种物质反应,则丁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戊是
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C错误;甲与丁的反应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正
确。
6.(2018福建,13,6分)《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
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   ????。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
  ????(填标号)。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BaCl2溶液
(4)将60 kg含10% NaCl的黄卤和40 kg含15% 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
最多为   ????kg。
答案 (1)BaCl2+MgSO4? BaSO4↓+MgCl2
(2)结晶(或蒸发结晶) (3)B (4)12
解析 (1)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MgSO4? BaSO4↓
+MgCl2。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或者结晶。
(3)蒸馏水、饱和NaOH溶液和饱和BaCl2溶液均会溶解NaCl,造成NaCl损失,同时用饱和NaOH溶液或饱和
BaCl2溶液冲洗还会引入新的杂质;饱和NaCl溶液可除去MgSO4和MgCl2,又不损失NaCl,故选B。
(4)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60 kg×10%+40 kg×15%=12 kg。
7.(2018内蒙古包头,10,4分)为探究CuO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1)取少量CuO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CuSO4。有同学认为该结
论不合理,继续进行实验。
(3)向步骤(2)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回答下列
问题:
?
①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b~c之间的沉淀是      ????。
②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有           ????(填化学式)。
③由以上实验总结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
答案 (4分)①CuSO4、H2SO4 BaSO4、Cu(OH)2
②NaCl或NaCl、Na2SO4或NaCl、BaCl2
③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①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水,反应后溶液A中一定有CuSO4,可能有H2SO4;向溶液A中加入Ba-
Cl2溶液,CuSO4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步骤(2)
的试管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图像ab段没有沉淀产生知,步骤
(2)的试管中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和氯化氢,溶液A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b~c之间的沉淀是硫酸钡和氢
氧化铜。②步骤(2)的反应中,若BaCl2恰好反应,则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若BaCl2不足,则c点对应
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硫酸钠;若BaCl2过量,则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Cl、BaCl2。③反应后溶液中溶质
一定含有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可能含有剩余的反应物。
8.(2017江西,23,9分)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
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
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   ????7(填“>”“<”或“=”)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               ????;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   ????。
【继续探究】小威称取m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通过计算并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值范围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
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铵  D.氯化钠
答案 (9分)【实验探究】>(1分) CO2+Ca(OH)2?CaCO3↓+H2O(2分)
【交流反思】(1)碳酸氢钠(化学式也可)溶液也显碱性(1分)
(2)碳酸钠(化学式也可)(1分)
【继续探究】?【拓展应用】C(2分)
解析 【实验探究】由资料①知,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故小月测出溶液的pH>7;小妮将粉
末加热,生成了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因此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交流反思】(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也呈碱性,因此不能仅依据溶液的pH>7就判断
猜想1成立;(2)小妮把粉末加热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生成碳酸钠,但不能排除原来粉末中是否含有
碳酸钠。
【继续探究】小威称取m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若把m g白
色粉末都看成碳酸钠,则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可计算出n=?;若把m g白
色粉末都看成碳酸氢钠,则根据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可计算出n=?,因此,n的
取值范围为?【拓展应用】碳酸氢铵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浓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在常
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解,故选C。
9.(2016重庆B,21,4分)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和硫酸铜,在配
制和使用时有诸多注意事项。
(1)配制时:先将生石灰、硫酸铜分别溶于水,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然后将所得的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即得到波尔多液。若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易
产生蓝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是     ????。
(2)波尔多液中硫酸铜比例过高易造成药害。有经验的果农常将磨光的铁制芽接刀浸泡在药液里,若产生
药害,只需1~2分钟就有明显现象出现,该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CaO+H2O? Ca(OH)2 Cu(OH)2
(2)铁制芽接刀上有红色固体生成,液体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Fe+CuSO4? Cu+FeSO4
解析 (1)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硫酸钙,蓝色沉淀的化学式是Cu(OH)2。(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现象是铁制芽接
刀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Fe? Cu+FeSO4。
1.(2019江苏苏州,5,2分)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
A.CO(NH2)2  B.K2SO4
C.Ca3(PO4)2  D.NH4H2PO4
考点二 化学肥料
答案????B A项,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项,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项,Ca3(PO4)2中含有
磷元素,属于磷肥;D项,NH4H2PO4中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2.(2019安徽,2,2分)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答案????D 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上班上
学时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纸张双面使用,可节约纸张,减少对森林的砍伐,故C正确;
合理使用化肥能够提高粮食的产量,故D错误。
3.(2019湖南衡阳,10,2分)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答案????A 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能同时补充花卉缺乏的两种营养元素,故A符合题
意;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不符合题意;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不符合题意;碳酸氢铵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
4.(2018天津,9,2分)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答案????C 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有重要作用,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故A正确;农药施用后在
农作物中会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故B正确;农药本身有毒,为减少农药对环境的
污染,应该合理施用,故C错误、D正确。
5.(2016宁夏,6,2分)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氯化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氮肥
B.可使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
C.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
答案????C 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氮肥具有促进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的作用,故B正确;氯
化铵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故C错误;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可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可用于检验氯化铵,故D正确。
6.(2015江西南昌,3,1分)在化肥中磷矿粉[Ca3(PO4)2]属于?(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答案????C????氮肥中一定含有N,磷肥中一定含有P,钾肥中一定含有K,复合肥中至少含N、P、K三种元素中
的两种。磷矿粉中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P,因此属于磷肥。
7.(2018天津,16,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活性
炭 ③氮气 ④熟石灰 ⑤硝酸钾 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
(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   ????;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
(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   ????;
(6)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 (6分)(1)② (2)① (3)④ (4)③ (5)⑥ (6)⑤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
碳。(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
防腐。(5)不锈钢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6)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
8.(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1)现有①硝酸钾 ②氯化钾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钨 ⑥铁,选择适当的物
质填空。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3)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
答案 (1)① (2)③ (3)⑤
解析 (1)KNO3中既有氮元素又有钾元素,为复合肥。(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质量减小。(3)钨
是熔点最高的金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5分钟
35分
1.(2019吉林长春模拟,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C.氯化钾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答案????C 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2.(2019辽宁鞍山一模,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2+、H+、S?、Cl-  B.Ba2+、Na+、Cl-、N?
C.K+、Ca2+、OH-、C?  D.Na+、H+、HC?、N?
答案????B 含Cu2+的溶液显蓝色,故A错误。Ca2+、C?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H+、
HC?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思路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间若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
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有色离子。
3.(2019辽宁盘锦一模,12)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KNO3、HCl、CuCl2  B.Ca(OH)2、BaCl2、Na2SO4
C.Na2CO3、NaCl、Ca(OH)2  D.NaOH、KCl、H2SO4
答案????D 含Cu2+的溶液显蓝色,故A错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碳酸钠和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可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故D正
确。
4.(2018江西宜春一模,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u2+、Na+、Cl-、OH-  B.H+、K+、N?、S?
C.Na+、N?、N?、OH-  D.Ag+、Ba2+、N?、Cl-
答案????B A项,Cu2+、OH-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四种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大量
共存。C项,N?、OH-能反应生成NH3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项,Ag+、Cl-能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
量共存。
解题策略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
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5.(2018重庆模拟,15)NH4HCO3是一种化学肥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NH4HCO3溶液的pH为8,侯氏制
碱法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H4HCO3可促进植物叶色浓绿
B.有些盐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C.题给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D.NH4HCO3与NaCl发生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HCO3
答案????D A项,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可促进植物叶色浓绿,正确;B项,有些盐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例如某NH4HCO3溶液的pH=8,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正确;C项,题给反应中,碳酸氢铵和氯化钠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D项,反应后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所
得溶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NaHCO3,错误。
知识拓展 氮肥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磷肥能增强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能力;钾肥能增强植物
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6.(2018贵州黔东南一模,11)(4分)碳酸钠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和玻璃、洗涤剂的生产等。
(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在以上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2)HCl、H2SO4、NaOH、Ca(OH)2、Na2CO3、NaCl 是常见的物质,这六种物质的溶液两两能发生的化学反
应共有  ????个,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置换反应????
(2)7 HCl+NaOH?NaCl+H2O(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NH3+CO2+H2O?NH4HCO3,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NaCl+NH4HCO3?
NaHCO3↓+NH4Cl,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反
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在以上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和碳酸钠溶
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Ca(OH)2+2HCl
?CaCl2+2H2O、Na2CO3+2HCl?2NaCl+H2O+CO2↑。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分别为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H2SO4?CaSO4+2H2O、Na2CO3+H2SO4?Na2SO4+
H2O+CO2↑。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CaCO3↓+2NaOH。
7.(2019甘肃庆阳一模,12)(2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氮肥能促进植物的枝叶繁茂,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H2PO4  B.K2SO4
C.NH4NO3  D.Ca3(PO4)2
(2)古人在野外生火时常“钻木取火”。“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   ????(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与氧气接触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答案 (1)C (2)C
解析 (1)磷酸二氢钾中含有钾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铵中含有氮
元素,属于氮肥;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2)“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燃烧所需
的最低温度,故选C。
8.(2019浙江金华一模,6)(3分)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施用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来补钾。
(1)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硫酸钾
(2)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能否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A (2)不能;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
解析 (1)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草木灰、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2)草木灰呈
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碳酸氢铵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9.(2018黑龙江哈尔滨平房调研,28)(9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育
人理念,3月1日起,我省中小学生延迟早晨到校时间。
(1)下图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1层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请写出富含该营养
素的一种食物的名称   ????;第3、4层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
长和        ????的主要原料,可以   ????。
?
(2)蔬菜富含维生素,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有时需施加草木灰,草木灰属于   ????(填“农家肥”或“化
肥”),该肥料中的   ????元素具有保证   ????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       ????
 ????能力等功能。
答案 (1)米饭(或玉米、谷物等其他合理答案) 修补受损组织 提供能量
(2)农家肥 钾 代谢过程 抗病虫害和抗倒伏
解析 (1)第1层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则该营养素为糖类,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米
饭、谷物等;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同时能提供能量。(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
酸钾,属于农家肥;该肥料中的钾元素是营养元素,具有保证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
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10.(2019陕西摸底,17)(7分)同学们,你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即可出牌;若多个
玩家牌中的物质都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则按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进行。按此规则,出完牌
的为赢家。
接下来就让它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知识的海洋:
如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图甲是已出的一张牌,A、B、C、D是四位玩家手中剩余的一张牌。
?
(1)图甲牌中的物质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接下来出牌的玩家是   ????(填标号),该玩家手中的牌中的物质与图甲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3)本局其他三位玩家的出牌顺序是   ????(填标号,下同)、   ????、   ????。
答案 (1)氧化物 (2)C CO2+2NaOH? Na2CO3+H2O
(3)A B D
解析 (1)图甲牌中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接下来出牌的玩家
是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3)根据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氢氧化钠优先与硫酸
铜反应,硫酸铜能与铁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故出牌顺序为A、B、D。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30分钟
40分
1.(2018辽宁沈阳大东一模,13)下列物质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的是(双选)?(  )
A.S→SO2  B.Fe→Fe2(SO4)3
C.Na2CO3→NaOH  D.KCl→K2CO3
答案????AC 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B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亚铁和氢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铁。C项,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
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D项,氯化钾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碳酸钾。
2.(2019湖北黄冈中学二模,6)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热稳定性好。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
合物10.0 g,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剩余固体6.9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 g
C.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2CO3质量比为21∶29
D.反应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稀盐酸质量相同
答案????D 设混合物中含有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2NaHCO3? 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的质量
  168   106  18  44   62
x ??? ?y  10 g-6.9 g=3.1 g
?=? 解得x=8.4 g
?=? 解得y=2.2 g
A项,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故错误;B项,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故错误;C项,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2
CO3质量比为8.4 g∶1.6 g=21∶4,故错误;D项,通过反应原理可知,固体中的钠元素都转化成了氯化钠,反应
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稀盐酸质量
相同,故正确。
3.(2019天津南开一模,14)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
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向 a 点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可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B.取少量 b 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c 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D.该温度下,向 d 点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D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
氧化钠。a点时溶液中还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证明有
氢氧化钠生成,故A错误;b点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取少量b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故B
错误;c点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C错误;该温度下,d点溶液为氢氧化钡的饱和
溶液,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不变,故D正确。
4.(2018重庆模拟,16)烧杯中盛有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
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点时,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C点时,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数分别为3、2、1
答案????C 烧杯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盐酸先和碳酸
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全后BaCl2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
钠。A项,根据图示可知A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错误;B项,B点时,盐酸
已完全消耗,部分氯化钡被碳酸钠溶液消耗,溶液中含有NaCl和BaCl2,错误;C项,C点时,盐酸和氯化钡均已完
全消耗,碳酸钠溶液过量,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
正确;D项,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错误。
5.(2017四川成都锦江一诊,14)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
仪器已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了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
?
答案????D A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
变,故A错误;B项,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所以装置②中的液面下降,B错误;C项,氧气从短管进
入装置②,所以装置②中不会出现气泡,C错误;D项,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将氢氧化钠溶液排
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正确。
思路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进入装置②使该装置中的压强
增大,氢氧化钠溶液被排入装置③中进行分析。
知识归纳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
会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6.(2018天津南开一模,23)(9分)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
有广泛用途的产品。
(1)海水晒盐是利用      ????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2)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
①流程Ⅰ中为了除去杂质,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字母编号);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S?、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②在流程Ⅰ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流程Ⅰ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④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已配制好的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
入NaCl的质量是   ????g。
答案 (1)蒸发结晶
(2)①BC ②2NaOH+MgCl2?2NaCl+Mg(OH)2↓
③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合理即可)
④2NaHCO3?Na2CO3+H2O+CO2↑
(3)17.5
解析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2)①A项,加入碳酸钠溶液必须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前加入,也
可以在加入碳酸钠溶液之后加入,故错误;B项,加入三种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
子转化为沉淀,故正确;C项,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
钡四种沉淀,故正确。②在流程Ⅰ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③
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④流程Ⅲ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
二氧化碳。
(3)设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x,则?×100%=20%,解得x=17.5 g。
7.(2019浙江金华一模,7)(3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下同)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
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答案 (1)CuSO4  (2)Na2CO3、Na2SO4
解析 (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
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可知沉淀为碳
酸钡和硫酸钡,所以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
思路分析 题中所给物质都能溶于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
沉淀会溶于稀硝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8.(2019陕西西安二模,11)(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铜、氧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
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恰好完全)。
?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红褐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a、b、c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原固体粉末的成分可能有   ????种情况。
答案 (1)Fe(OH)3 过滤
(2)Fe2O3+6HCl? 2FeCl3+3H2O
(3)2
解析 固体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固体A和无色溶液,所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固体A中加
入适量的稀盐酸,得到固体B和黄色溶液,所以B是铜,固体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铁;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
钡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钠。(1)红褐色沉淀是Fe(OH)3;a、b、c含同一操作,可以
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名称是过滤。(2)反应①为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
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3)通过推导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可能含
有的物质是NaCl,其他物质是一定含有的,所以原固体粉末的成分可能有2种情况。
解题关键????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存在与否,最后进
行验证即可。
9.(2019辽宁盘锦一模,19)(7分)某种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杂质,现通过下列方法除去杂
质:
?
(1)写出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
(3)在③处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蒸发前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为什么蒸发后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固体?
答案 (1)Ba(OH)2
(2)Na2CO3+CaCl2? CaCO3↓+2NaCl或Na2CO3+Ba(OH)2? BaCO3↓+2NaOH
(3)除去过量的Na2CO3和反应生成的NaOH;盐酸易挥发,在蒸发过程中氯化氢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解析 (1)除去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应先用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镁,然后用足量的碳酸钠溶液除
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因此X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钡。(2)②处发生的反应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
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
10.(2017黑龙江牡丹江一模,25)(6分)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
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30 g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3)根据图像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答一点即可)
答案 (1)CuSO4+2NaOH? Cu(OH)2↓+Na2SO4
(2)H2SO4、Na2SO4和CuSO4
(3)加入60 g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或CuSO4反应完全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9.8 g。(答案合理即
可)
解析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
Cu(OH)2↓+Na2SO4。(2)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30 g时,硫酸有
剩余,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铜。(3)分析图像,当加入40 g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合溶液
中的硫酸恰好反应完,没有沉淀生成。当加入60 g 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合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 g。
解题关键 分析出加入的NaOH先与H2SO4反应,再与CuSO4反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