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四单元《金属》计算题精选(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四单元《金属》计算题精选(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7:41:08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四单元金属计算题精选


1.用1000 t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 000 t×80%=800 t
设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

=x=560 t
生铁的质量为560 t÷96%≈583 t
答:可以炼出生铁的质量为583 t。
【解析】首先要找到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Fe2O3+3CO2Fe+3CO2)、已知量(即1 000 t、80%、96%)、未知量(生铁的质量);然后,要弄清楚不纯物质与纯物质之间的联系(即赤铁矿~氧化铁~铁~生铁);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钢铁厂购进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 000 t,可以炼取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
【答案】解:氧化铁的质量为1 000 t×80%=800 t
设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


解得x=560 t
生铁的质量为560 t÷(1-4%)≈583 t
答: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 t。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要注意用的是纯净物的质量。
3.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生铁中铁的质量为63 t×96%=60.48 t
炼出的铁的质量为60.48 t÷(1-10%)=67.2 t
设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x


解得x=96 t
铁矿石的质量为96 t÷(1-20%)=120 t
答: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120 t。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要注意用的是纯净物的质量。
4.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Cu—Zn (2)①0.2 g
②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x=6.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为:26 g-6.5 g=19.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00%=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1)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锌合金能根据剩余金属的质量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而银的活动性比氢弱,也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银合金不能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2)从图像中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根据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锌的质量,进而算出铜的质量分数。
5.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 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上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 g;
方案二:另取10 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 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2.7% (2)97% (3)①中石灰石可能没有反应完全;②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
【解析】(1)高温加热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物质减少的质量为CO2,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CO2的质量(10-8.12)和CaCO3的质量关系求解得CaCO3为4.27 g,其质量分数为42.7%。(2)同理根据CaCO3+2HCl===CaCl2+H2O+CO2↑求得方案二中CaCO3为9.7 g,其质量分数为97%。(3)两个方案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是:①中石灰石可能没有反应完全;②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
6.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通CO
(2)设8 g氧化铁完全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x。


x=5.6 g
设5.6 g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y。


y=9.8 g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g/49 g)×100%=20%
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会发生爆炸,先通CO的目的就是排出试管内的空气。(2)据题意可知需要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Fe+H2SO4===FeSO4+H2↑根据提供氧化铁的质量,找到氧化铁与铁、铁与硫酸的质量关系来求算。
绝密★启用前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四单元金属计算题精选


1.用1000 t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2.钢铁厂购进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 000 t,可以炼取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










3.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4.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5.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 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上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 g;
方案二:另取10 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 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