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回顾有关描写的知识,如描写的角度、手法、对象等。
②能够熟练地运用描写的相关知识来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挫折。明确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
2.过程和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选取恰当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有感情的描写事物。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正视挫折,勇往直前。
二、导读
知识链接
1、描写的定义: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2、描写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的手法来分,有白描和细描;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能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此外,又有细节描写,它是对人物、环境、场面的细致描绘。
三、导思
1.请列举描写的方法及示例。
2. 叙述和描写有何区别?
四、导练
【跟踪试题】
1. 以下两段文字,描写好在哪里?描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数学家陈景润,身患重病,政治上饱受打击,生活、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在这样的逆境中,他还勇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下面是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对他的描写:
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顾;他未予理睬。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餐霜饮雪,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气喘不已;汗如雨下。时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但他还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艰苦卓绝!多少次上去了摔下来。就是铁鞋,也早该踏破了。人们嘲笑他穿的鞋是破了的:硬是通风透气不会得脚气病的一双鞋子。不知多少次发生了可怕的滑坠!几乎粉身碎骨。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功由失败堆垒而成。他越过了雪线,到达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缺氧的严重了。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登山运动员,爬呵,爬呵,爬呵!而恶毒的诽谤,恶意的污蔑像变天的乌云和九级狂风。然而热情的支持为他拨开云雾;爱护的阳光又温暖了他。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前进,继续攀登。战胜了第一台阶的难以登上的峻峭;出现在难上加难的第二台阶绝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他以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一次次地从挫折中奋起。下面是对他的描写: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了。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经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一只灰胸脯的麻雀神气十足地站在窗外樱桃树的枝桠上,时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怎么样,咱们俩就这样度过冬天了吗?”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看他,问道:
“保尔,你在跟谁说话?”
“我跟麻雀说话……现在它飞走了,这狡猾的小东西。”他无力地笑了笑。
【提高试题】
2. 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人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请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作文。
要求:1、紧扣话题行文 2、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五、学案答案
【导思答案】
1.(1)人物描写
对话描写:《范进中举》:胡屠户凶神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肖像描写:《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动作描写: 《范进中举》: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细节描写:《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心理描写:《范进中举》: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对比描写:(1)《曹刿论战》:以乡人对国事的冷漠映衬曹刿的爱国、勇于承担;又以鲁庄公的“鄙”映衬曹刿的深具“远谋”。(2)《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廉颇的胸襟狭窄映衬蔺相如的胸襟广阔。
人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3)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4)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5)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人物栩栩如生。
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2. 描写和叙述常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像经线与纬线那样纵横交错,或者如水与乳自然地交融。但在写作上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使读者获得概括的印象;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刻画,把真实的情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
用比喻描写的方法,让下面的概述性的句子逐渐丰满起来。
“她笑了”
(1)让学生当堂练习,并实物投影,让学生评价,老师引导。
(2)参考答案: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3)分析:
①比原句多一点特色;
②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含着泪笑动人之处;
③通过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灿烂和娇媚,这样她的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导练答案】
1. ⑴ 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还是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心理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茅盾说:“人物服装的描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想一想,上面引文中,对陈景润攀登“哥德巴赫猜想”高峰的描写,对保尔战胜上病后奋起的描写,是不是为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服务的。
⑵ 描写要善于抓住特点。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她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所谓“画眼睛”,就是写出最能表现一个人性格的特点来,想一想,上面几段引文,是不是成功地刻画了“画眼睛”的方法?
⑶ 描写一般要带有鲜明的感彩。融入感情的描写,往往能以情感人,激起读者共鸣。想一想,徐迟写陈景润勇攀数学高峰,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保尔在上病后奋起,是不是这样?
2.【审题构思】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即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失意。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
同时,挫折也有负面效应。每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不尽相同。一方面,这决定于对挫折的感情理解。如果一个朋友批评了你,你可能会听从,甚至于非常感谢他。但如果把朋友的批评曲解,认为损害了你的尊严,你的反应也许就不一样了。
【素材储备】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3、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鲁迅)
5、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6、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7、不经历风雨,怎能风彩虹?(歌曲《真心英雄》)
8、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三、名人范例
1、数学家陈景润,身患重病,政治上饱受打击,生活、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在这样的逆境中,他还勇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也是一个勇于克服挫折走向成功的典型。他以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一次一次地从挫折中奋起。
3、高士其、徐悲鸿、霍金……
四、题目示例 1、在逆境中崛起 2、要正确(乐观地)对待挫折 3、苦难是一笔财富 4、感谢挫折 5、人生——坎坷为美 6、烈火中的重生 7、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8、品尝苦难 9、生命需要挫折
五、段落示例
(首段)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的天空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人生是坎坷的,是曲折的,坎坷与曲折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谁也不清楚何时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但我们不可能因担心、惧怕而止步不前,我们必须笑迎一切,昂首阔步,走过去。
(主体段示例)
①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确,一个人如果要成才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话,就必须先身受贫穷之苦,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然后才有可能成才并完成事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就是在逆境中磨练出他们的成就的:屈原在流放中写《离骚》;仲尼失意写出了《春秋》;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曹雪芹贫病交加写出了《红楼梦》;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失明中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逆境是有价值的,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砥砺我们的锋芒,增强我们的自信,激发我们自强,促使我们成功。史铁生说:“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就让我们以大无谓的精神,面对逆境,战胜逆境,走向没有遗憾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②在国外,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他们无一不是在逆境中成长的,炼就成时代巨人!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与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虽然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作画,从此他的画更多表达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其中《播种》、《拾落穗》等作品,还成为美术画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们没有那种不怕不弃、奋勇前进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诞生出不朽之作的。可见,无论处在如何痛苦的环境中,只要顽强不屈、勇往直前,那么成功是必得的。
(反面论证)如果我们在坎坷、挫折面前,不能从容面对,坦然处事;不能从诸如考试失利,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中解脱出来,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都会产生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被小小的坎坷绊倒,被轻轻的挫折击垮。
【范文】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笑对痛苦,“长安市上酒家眠”;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的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的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你嘴角边还会有甜甜的笑……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就十分漂亮,如一江春水奔赴眼底,动人心弦。在紧扣话题,渲染一些人经受挫折放大痛苦的悲惨遭遇后,振臂一呼,亮出观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行文中,作者用例证,用引证,正反对比,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王勃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和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坠青云之志等事例从正面说理,告诉世人,面对挫折时不应放大痛苦。然后笔锋一转,再举刘备遭遇挫折,却放大痛苦,落得“白帝托孤”的悲剧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和强化自己的观点,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另外,作者评论古人而又不忘观照现实,说理严肃而又不乏诗意的评述;精心打造精彩的语言,用比喻,用引用,用排比,用反问,使文章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