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5 15: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满分:150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5每题2分,6-14每题3分,共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吝啬(lì) 应和(hè) 抖擞(sǒu) B.侍弄(shì) 粗犷(kuàng)莅临(lì)
C.并蒂(dì) 瘫痪(tān)絮絮叨叨(xù) D.徘徊(huí) 捶打(chuí)淅淅沥沥(l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决别  一霎  水波粼粼 B.嘹亮  侯咙  咄咄逼人
C.静默  憔猝  翻来覆去 D.祷告  静谧  干净利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集会上,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小雅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人喜出望外。
C.现在很多人既信中医又信西医,两者兼而有之,各得其所。
D.春光如此好,我们不要辜负它,周末有空就扶老携幼、呼朋引伴一起去踏春赏花吧。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C.《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王湾,宋代诗人。
D.《朝花夕拾》中收录了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抒情。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3分)
A.荫蔽(yīn) 应和(hé) 捶打(chuí) B.着落(zhuò) 分歧(qí)花苞(bāo)
C.倜傥(tǎng) 并蒂(dì) 姊妹(zǐ) D.匿笑(nì) 絮叨(xù) 取决(jué)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瘫痪 憔瘁 恍然大悟 B.央求 高洁 暴怒无常
C.烂漫 沉寂 喜出望外 D.感慨 沐浴 见异思迁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让人把扑朔迷离的现象看得清清楚楚。
B.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已很少再有到街头或邻家去夜谈的心绪。
C.喜欢吃苹果的小刚分到了梨,喜欢吃桃子的小花分到了苹果,大家各得其所。
D.睡莲花型小,叶面正圆,密布在水面上尤如浮萍,远逊于亭亭玉立的莲花。
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几年,富顺县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B.难道你能不否认《春》是一篇热情奔放、文笔酣畅、语言华美的散文吗?
C.他初涉文坛,处女作就已经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令人佩服。
D.调查显示,学生们想要现代、时髦的校服,校方也希望以原创设计的校服来反映学校风貌。
10.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B.《散步》作者是莫怀戚,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但细细品味,充满温情。
C.《金色花》作者是泰戈尔,法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D.《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1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窗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⑤④⑥②??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①③④⑥⑤
 读下列文段,回答12--14题(9分)
天空的表情
《诗经》里说:《诗经》里说:“蝃蝀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注释】①蝃蝀:音当地dì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2.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13.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A.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14.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D.月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考试那天不会下雨。”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中不至 日中:正午时分。 B.太丘舍去 舍:舍弃。
C.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 D.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相委而去
A.华而不实 B.视而不见 C.不劳而获 D.知难而退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在不?”开门见山,问得直截了当,毫无谦恭之意,初露友人性格的鲁莽。
B.文章前三句寥寥数字,把守信与不守信的两个人物形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C.文章结尾“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就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D.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陈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1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9~20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9.下列对这首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元曲的题目叫“秋思”,纵观全曲,“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从整个人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20.有人说“古道西风瘦马”中改一字成“古道西风骏马”,则意境全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强欲登高去,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5)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韩石山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她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ɑorɑ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蹉跎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2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3分)
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②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写母亲患失语症的种种表现。 ③

23.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2分)

24.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3分)

25.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四、名著导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7题。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但我对于她也有不满足的地方。……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虽然如此,孩子们总还喜欢到她那里去。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她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她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26.以上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是 ,“她”是 。(3分)
27.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结合选文和原著,分析选文中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2)选段中,在她的影响下,“我”在父亲临终前做了一件什么事让自己悔恨不已?(2分)


五、综合性学习(8分)
七年级一班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8.读中华经典让我们知晓礼仪传承中华文明,交贤明朋友让我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请你依据提示,将这句话压缩成一条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读经典知礼传承文明, 。
29.探究下列材料,说说你获得的交友启示。(3分)
材料一:习主席在演讲时,引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
交友启示:
30.请用楷书书写下面一句话。(3分)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六、写作(63分)
31.请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
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③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1——5题为2分一道,共10分,6——14题为三分一道,共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A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B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5( C )(2分)16( D ) (2分) 17( D )(2分)
18(1)(3分)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2)(3分) 元方这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19( A )(2分)
20.(3分) 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影,“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不同。(言之有理即可)
21.默写(5分) (略)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22.(3分)① “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②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
③“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3.(2分) “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24.(3分) 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神态、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25.(4分)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答到两点,并简要分析即可)
四、名著阅读(8分)
26. 《琐记》 鲁迅 衍太太 (3分)
27.(1)(3分) 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人。她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爱推卸责任。
(2)(2分)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五、综合性学习(8分)
28. 交朋友(贤明、明友等)互帮(相助)共同成长。(2分)
29. 君子之交淡如水,应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与势利小人交往。 (3分)
30.要求:书写工整,无错别字,无涂抹。(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