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一上第14课第1课时《梅花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一上第14课第1课时《梅花鹿》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26 09:33:56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梅花鹿花城版 一年级上新知导入X
taX
ta彩球游戏X X
ti tiX X
ti ti歌曲欣赏歌曲的节拍是?
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歌曲的节拍是2/4拍
强弱规律是:强 弱听听歌曲中这样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分别出现在哪里?梅花鹿新知讲解听听、数数 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 ①②③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把4个乐句按你所听到的顺序排列起来再唱一唱吧! 梅花鹿③④①②听听、排排 5 6 5 5 6 1 新知讲解手号游戏 打着手号来唱一唱吧!梅 花 鹿新知讲解 边画旋律线边唱一唱旋律吧!111新知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唱一唱歌谱,再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吧!听听、唱唱、奏奏新知讲解以小组为单位,唱一唱歌词,再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吧!听听、唱唱、奏奏歌曲学唱这首歌曲演唱情绪怎样?
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歌曲情绪:优美
描绘了可爱的梅花鹿在河边自由自在吃草的大自然风景。歌曲学唱梅花鹿按照图片上提示,试着背唱歌词。拓展学习
自由组合“演唱组”、“伴奏组”、“舞蹈组”,对歌曲进行创编,并表演起来!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今天我们在学习和游戏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同学们都很棒,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要让它们和我们一样的快乐!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上网搜索有关梅花鹿的知识,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4节《梅花鹿》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律动与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熟悉歌曲,感受歌曲节拍与情绪。 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固定1 3 5 的音高,为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通过打击乐的敲击,复习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巩固已学节奏“X”、“XX”。通过敲击固定节奏型“XXX”为歌曲伴奏,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音乐花城版第一册第14课。歌曲《梅花鹿》是一首内蒙古鄂温克旗童谣,2/4拍,F调宫调式,全曲以X XX X- 三种节奏为主,情绪活泼,描绘了可爱的梅花鹿在河边自由自在吃草的大自然风景。全曲每4小节为一句,共4句。曲式结构为a+a’+b+a。其中第1、2乐句用了换头同尾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第3乐句为对比句,第1和第4句旋律则完全重复。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在本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过1 3 5 6 四个音,节奏方面已经认识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拍打,并基本能稳定的拍出二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但是单音音高仍不稳定,需要教师复习巩固以达成自己的小音库。《音乐课程标准》在演唱内容中明确1-2年级要“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通过中外儿歌、童谣的学习,体验感受和体验其不同风格特点。本课中孩子将通过运用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复习和巩固X XX X-的节奏,同时配以典型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感受和体验鄂温克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梅花鹿》
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学会唱《梅花鹿》,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三角铁、木鱼敲击用“X”、“ X X”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能随二拍子的音乐,用肢体语言做出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拍、排列、听辨、创编节奏,复习和巩固节奏“x”、 “xx”、 “x-”。通过演唱、观察对比旋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句。探索乐器的演奏音效,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的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梅花鹿》,感受音乐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通过演唱观察对比旋律,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乐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老师用稳定的节拍来数瓶子:“1、 2、3、....”,老师把球放进容器里。当容器里放人一个球时,教师指导学生拍打一下,即拍打“X”, 若放进两个球就拍打“X X”。
请一个学生来做小老师,自由组合节奏的顺序,其余同学先用口朗读节奏
借助彩球来玩游戏,复习学过的“X、X X”这两种节奏。
讲授新课
欣赏歌曲:教师播放录音范唱,同时老师强拍拍腿,弱拍拍手的动作,让学生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师出示乐句,带学生哼唱旋律。
出现两次,分别是第1乐句和第4乐句。
把4个乐句打乱顺序,让学生听歌曲的范唱音频,然后排列正确的顺序并指导学生练唱歌谱。
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打手号唱一唱学过的1、5、6三个音
画画、唱唱:教师指导学生画旋律线,并伴奏指导学生唱一唱旋律。
听听、唱唱、奏奏:老师指导学生用这3种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提供两种伴奏形式分别进行练习)。教师教唱歌谱和歌词。
唱唱析析:歌曲《梅花鹿》是一首内蒙古鄂温克旗童谣,歌曲描绘了可爱的梅花鹿在河边自由自在吃草的大自然风景。
背背、唱唱:屏幕上出示图片,指导学生快速的记忆歌词。、
学生初听歌曲并回答:歌曲的节拍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听听歌曲中这样的旋律一共出现多少次?分别在哪里?
把4个乐句按你所听到的顺序排列起来,再唱一唱吧!
打着手号来唱一唱吧!
学生跟着伴奏,边画旋律线,边唱旋律。
把全班的同学分为3组。第1组:木鱼;第2组:三角铁;第3组:手板。唱一唱旋律再唱唱歌词。
思考:这首歌曲演唱情绪怎样?描述了怎样的场景?跟着伴奏带着合理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
学生自己跟据图的提示试着背唱歌词,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给学生一个完整印象,感受歌曲节拍。
考查学生的听辨能力。
考查学生的听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复习手号,锻炼音准。
强化音高认识,提高音准。
锻炼学生的节奏准确性,丰富课堂。
锻炼学生分析歌曲内涵的能力。
8、培养学生根据图象联想记忆的能力。
拓展延伸
教师将学生根据学生的特长分成合“演唱组”、“伴奏组”、“舞蹈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教师指挥,共同表演这首歌曲。
自由组合“演唱组”、“伴奏组”、“舞蹈组”,对歌曲进行创编,并表演起来!
完整、丰富地表现歌曲。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学习和游戏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同学们都很棒,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要让它们和我们一样的快乐!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板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