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6 08: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中记载:“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
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
仕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周人维护分封制 B.西周商业繁荣
C.周朝的社会巨变 D.周人见利忘义
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
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3.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4.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
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说明秦人的治国理念具有
A.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B.开拓创新精神
C.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D.锐意进取意识
5.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A.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 B.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观念
C.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 D.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
6.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据此可知他主张
A.知行合一???? B.经世致用????? C.回归孔孟??? D.民贵君轻
7.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
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

A.走向成熟的轨迹?????????? B.天下私有的本质
C.因循反复的特点????????????? D.集权体制的根源
8.清代盛行的小说《镜花缘》中描绘的女儿国,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
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此小说
A.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反映出时代环境对文学叙事的影响????
C.比历史著作可信度更高 D.可以作为研究清代进步思想的史料
9.某文献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最有可能记
录该印刷技术的文献当是
A.《新唐书》?????????? B.《宋史》???????????????
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
10.

时间 主要农学著作
战国 《神农》《野老》
秦汉魏晋南北朝 《汜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
隋唐两宋 《耒耜经》《农书》《耕织图》
元明清 《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上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11.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

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 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
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
12.1899~2004年,我国出土战国至魏晋竹木简牍约5万枚(件),分布于全国150余处出土点。这些出土点又大多分布在湖北、湖南、甘肃、新疆等省区。这一分布特点说明
A.南方及西北地区曾经是文化中心????? B.古代科技在南方及西北传播缓慢
C.当时简牍并非中原主要书写载体???????D.历史和环境对此发生了共同作用
13.明朝冯梦龙所著“三言”中仁、文、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材料表明
A.市民文学融入儒家伦理???????????B.传统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小说动摇了传统价值观???????????D.晚明出现启蒙进步思潮
14.19世纪6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1868)、《电学全书》(1879)《格物测算》(1882)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B.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改革??????????????D.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
15.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16.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17“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中体现“民治”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8.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A.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 B.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
C.“三大政策”的推动???????????? D.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
1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
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
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B.纠正王明、傅古“左”倾错误
C.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20.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1.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
A.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B.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C.“一国两制”和实现国家统一问题?????? D.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22. 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D.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23.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的。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
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D.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
24.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改编了所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使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B.保障工业化的战略实施
C.配合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D.促进中苏教育事业发展?
25.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由美国休斯敦飞机公司制造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与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卫星发射成功后很快便投入服务,第一个客户是缅甸卫视。该事件表明中国
A.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C.航天技术超越美国?????????? D.一箭多星技术领先世界
26.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A.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 B.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
C.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 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
27.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这体现了古希腊人的
A.宗教意识?????B.民主意识????? C.理性意识?????? D.自主意识
28.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众艺术品味提升???????????? B.人文精神影响式微
C.文化水平快速提高???????????? D.智者教育理念普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9题14分、30题13分、31题15分,32题16分, 共58分。)
29.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8分)
30.(13分)宋代是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文学形式”是什么,并概括宋代主流文学的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进步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7分)
(3)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3分)


31. (15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材料二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实践。(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特点。(2分)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3分)

32.(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的音乐学校教孩子演奏乐器,还教荷马史诗的选段和抒情诗,并配以乐曲让孩子们边弹边唱,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节奏感和旋律感;教育内容除赛跑、跳远、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五项竞技外,还有游泳、舞蹈和拳击,使青年人身体健壮、肢体匀称、形态健美,并养成坚韧、勇敢、克制等道德品质;结束基本教育后,大多数人就业谋生,少数富家子弟可入国立体育馆,接受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学习骑马、射箭、驾车等军事技术。梭伦改革在立法中明确规定父母必须帮助其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将来就不能要求子女赡养自己;组织学生参加宗教祭祀、社会庆典、公共集会、法庭审判等实际活动,进行政治道德教育。
——摘编自《雅典的教育》
材料二 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可补官。
——摘编自《中国古代教育》
材料三 从1952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高教模式,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普遍设立专业,按专业培养人才。工科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类别。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摘编自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和中国汉代太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形成不同教育的社会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大调整的特点,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B C B C B B C A C D B A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B B C C A B C D B B D C B
29.
(1)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提出君权神授理论;以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以刑辅德思想。(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
背景:解决王国问题,巩固统一已经迫在眉睫;土地兼并现象、商人垄断盐铁和商业,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汉初无为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匈奴势力正在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3分, 回答其中3点即可)
(2)发展:剔除华夷之辨;推崇君主专制;构建政权承绪(延续)的正统论;确立“大一统”的历史评判标准。(4分)
影响:维护清朝的统治;有利于加强边疆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4分)
30. (1)这种文学形式:宋词。(1分)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2分)
(2)表现: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革新;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分)
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4分)
(3)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3分)
31. (1)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法治国。实践:戊戌变法。(6分)
(2)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相结合。(2分)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2分)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1分) 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1分)
(4)特点: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3分)
32.(1)内容:雅典: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1)
汉代:进行儒家经典教育(或儒学教育)。(1)
原因:雅典:雅典高度发达的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需要;公民民主政治的需要(或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4)
汉代: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4)
(2)特点:以工科为主;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统一。(4)
影响:加速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忽视了人文学科,影响了教育长期协调发展。(2)





PAGE



- 10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