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是( )
A.?风暴潮?????????????????????????????B.?干旱?????????????????????????????C.?海底火山喷发?????????????????????????????D.?海面风灾
2.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B.?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C.?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D.?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3.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4.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1970年5月31日,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由于____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 )
A.?火山喷发?????????????????????????????????B.?地震?????????????????????????????????C.?飓风?????????????????????????????????D.?风暴潮
(2)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的特点不包括(??? )
A.?运动速度快?????????????????????????????B.?破坏力大?????????????????????????????C.?渐发性?????????????????????????????D.?突然性
(3)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是有先兆的。在山腰中行走,听到冰雪破裂声或隆隆的声音;积雪在30°-60°斜坡上,并且表层的积雪出现粗糖状的冰块,这些现象是_________灾害发生前的先兆(??? )
A.?雪崩????????????????????????????????????B.?沙尘暴????????????????????????????????????C.?台风????????????????????????????????????D.?水灾
(4)若判断图中的雪崩是否到达乙市,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雪崩的(??? )
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D.?移动快慢
5.北京时间4月11日16时38分,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S岛北部附近海域2.348oN、93.073oE发生里氏8.5级地震。读下图,该岛附近海域多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处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6.“赤地千里,饿殍载道”“……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赤地如焚”的写照描述了哪种自然灾害( )
A.?泥石流?????????????????????????????????B.?农田鼠灾?????????????????????????????????C.?蝗灾?????????????????????????????????D.?水灾
7.冰湖溃决灾害是影响我国某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图4示意某冰湖环境,该冰湖由冰碛物阻塞形成(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读图,冰湖溃决形成的灾害链表现为(?? )
A.?冰湖溃决?? 洪水?? 泥石流?? 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 溃坝洪水B.?冰湖溃决?? 泥石流?? 洪水?? 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 溃坝洪水C.?冰湖溃决?? 洪水?? 泥石流?? 溃坝洪水?? 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D.?冰湖溃决?? 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潮?? 溃坝洪水?? 泥石流?? 洪水
8.下列措施对广东省防治酸雨不起积极作用的是(?? )
A.?西气东输???????????????????B.?兴建小水电???????????????????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D.?酸性土壤改良
9.我国莱州湾地区风暴潮的成因是( )
A.?台风????????????????????????????????B.?地震????????????????????????????????C.?火山喷发????????????????????????????????D.?寒潮大风
10.从气候和农业生产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
11.导致我国寒潮、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
12.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B.?联系性??????????????????????????????C.?周期性??????????????????????????????D.?不可避免性
13.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二、综合题
14.【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7月17日下午,陕西省多地下起冰雹,部分大小如鹌鹑蛋(如右下图,左下图为全国各月冰雹日占全年的比例图(横坐标为月份,纵坐标为比例)。说出我国冰雹发生日最多的季节及冰雹产生的主要危害。
15.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
A.?①时段????????????????????????????????B.?②时段????????????????????????????????C.?③时段????????????????????????????????D.?④时段
(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用塑料薄膜覆盖?????????????C.?给茶树培土?????????????D.?大量施肥、施药
16.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下图,分析图示杭州湾附近的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A风暴潮、C海底火山喷发和D海面风灾都属于发生在海洋上的自然灾害,而干旱是一种气象灾害;故选B。【点评】考查海洋自然灾害的内容;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
2.【答案】B
【解析】【分析】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故选:B.【点评】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台风过境时,通常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带来灾害.
3.【答案】D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甲地是沙尘的来源,说明植被覆盖率较低;在乙地沙尘暴开始减弱,说明植被增加,所以甲地植被覆盖率比乙地低,A项错误;乙地风速大于丙地,故B项错误;图示地面表示乙地的海拔高度与丙地相同,故C项错误;根据风向,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D项正确。【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沙尘暴的形成过程
4.【答案】(1)B(2)C(3)A(4)C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次雪崩是由于地震造成山体积雪的稳定性被破坏,从而诱发的。(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次雪崩发生后,“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说明雪崩具有速度快、破坏力大、突然性等特点。不是渐发。(3)题干中所描述现象和“积雪”、“冰雪”等有关,说明该自然现象时雪崩。(4)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会受到雪崩的影响,关键看该城市是否位于雪崩的移动路径上。故答案为:(1)B(2)C(3)A(4)C【点评】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5.【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南亚地区,处在三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部位,为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发火山地震。选C。【点评】本题组考查板块学说,气压带和风带。
6.【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灾害。根据题目叙述:“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赤地如焚”表示的是生物灾害,蝗灾。干旱容易引起蝗灾。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答案】A
【解析】【分析】由于湖泊水量增大,导致冰湖溃决,从而形成洪水;冰水堆积物、崩滑物源和沟道物源在洪水的作用下激发泥石流,大量的随这些物质在河道四周形成堆积扇。压迫甚至堵断河道形成堰塞湖,随着堰塞湖的水量增大,堰塞体溃决形成洪水。答案选A项。【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分布特征。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相关知识。酸性土壤的改良,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有利。西气东输、兴建小水电等主要是利用清洁能源,较少了对煤的需求,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了酸雨的危害,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较少了煤炭的需求,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减少酸雨。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9.【答案】D
【解析】【分析】A台风难以影响到莱州湾地区;B地震、C火山喷发只是短暂性的自然灾害;故选D。【点评】考查风暴潮的成因;莱州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莱州湾的风暴潮是由冬季寒潮带来的大风引起的。
10.【答案】D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气温低,春季有积雪融水;西部地区虽降水少,但耕地少,需水量少;江淮地区降水多,地表径流多;华北地区春降水少,蒸发多,且农业发达,灌溉用水多,因此春旱严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春旱,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从气候和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四个地区春季的水源和需水量的多少。
11.【答案】B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故答案为:B.【点评】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其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数天以上.
12.【答案】(1)C(2)B
【解析】【分析】(1)地震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其它三种自然灾害不会引起地震,则可知图中①为地震,再结合选项和图中箭头指向,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对应的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些自然灾害会引发次生灾害,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特点。
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图表降水量的逐月累计曲线变化图分析:某月降水较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1、2月降水量各达100mm;7、8月降水量小,曲线变化小;12月降水量达150mm。所以该地地区冬季降水量大,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河流径流量大,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D。【点评】气候与洪涝灾害? 工业区位
二、综合题
14.【答案】季节:夏季。主要危害:毁坏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人和动物死亡;损害建筑物;危害交通和通讯设施。
【解析】【分析】读图,该地位于我国,7月份是夏季,是灾害发生的最多季节。冰雹的主要危害有毁坏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人和动物死亡,损害建筑物,危害交通和通讯设施等。【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区域自然灾害类型、发生季节及危害。
15.【答案】(1)C(2)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相关知识。(1)根据材料,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较低的气象灾害。读图,图中①时段气温回升,A错。②时段气温略下降,但基本稳定,B错。③时段气温明显较低,属于倒春寒影响,C对。④时段气温回升,倒春寒结束,D错。(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产生温室效应保温,B对。增大通风条件,会加重冻害,A错。培土不能防止叶片冻害,C错。施肥、施药与防冻害无关,D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6.【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M市位于我国浙江省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暴雨,而附近处于山地迎风坡,易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夏季还容易受到台风影响,暴雨频次增多,M市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入海通道少,距离海洋较近,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点评】本题组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具体抽样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自然原因。【名师点睛】本题以“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的涝灾的现象”为切入点,以浙江省某市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洪水来源,二是洪水排泄不畅,洪水来源主要受降雨、冰雪融水、干支流汇水等影响,洪水排水不畅原因有河道少、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地势低平,水流缓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