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篮球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测量篮球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17: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量篮球场 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设计学科实践课程之本源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与质疑精神”和“创新思想”,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世界。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从实践活动中来。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周长”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是很难使学生建立概念的。在教学过程中,以篮球场载体,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等多方面对周长进行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亲自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情绪激昂、思维活跃,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处于自主参与的状态中。?
回归实践活动中。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感受之深,体验之深,并把体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疏理、内化、升华,真正建立周长的概念。让学生用生活的例子感受测量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背景分析:?
“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的内容,本节课《测量篮球场周长》是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的内容,共计两课时。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理解周长概念基础上教学的,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学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学习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掌握恰当的测量方法;把测量的数据填在表中,再与教师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对差异进行回顾与反思,找出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找到测量篮球场周长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学生个性差异大,课堂学习过程中自控力不强,学生排斥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经历测量、计算、反思等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提问、质疑、创新。最通过汇报展示,大家共同学习。?
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活动?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汇报?
技术准备:?
多媒体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实地测量工具的用途,掌握多种测量方法,较准确地测量出事物的长度,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在测量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测量方法的多样化。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分享,发展创新意识。?
3.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评价,提高反思意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方法,较准确地测量出事物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分享。?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探究阶段?
1.?提出活动总要求:这次我们活动的任务是测量一下篮球场的长和宽。?
2.小组讨论:测量篮球场这么大的地方,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用卷尺量。?
(2)目测
(3)步测。?
(4)用自制测绳。?……?
3.小组讨论:你为什么选择这种工具?你们觉得在测量时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1)尺子不够长怎么办?接头时怎么做记号??
(2)篮球场的边线是有宽度的,测量时是量里面还是量外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不断修整分配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从实用方面考虑问题。】
4.还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用品。?带粉笔、铅笔、记录单、照相机。?
5.?在学生讨论交流选好了工具的基础上,带学生去篮球场实地看看,感觉一下他们选择的工具是否适用。?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的具体实物,通过猜想和质疑,让学生对篮球场周长产生兴趣,有想要一探究竟的愿望。】?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
各组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案。?
准备实验材料。
?(2)进行测量。?
(3)得出测量结果。?
(4)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操作和推算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测量工具以及测量过程中所需用品。?
?【设计意图: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实践之前先想一想实践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确立实践方案。让学生懂得,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实践操作,而不是盲目的。并且避免学生实践时走弯路,做无用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
1)初步测量:各小组根据探究方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初步测量。并请老师或家长为活动过程拍照。?
2)记录数据:小组成员一起推算探究结果。教师或家长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3)统计测量结果。?
4)师出示实际数据,小组比较数据,进行反思。?5)?收集实践的材料和数据,制作汇报PPT?
小组成员集体准备汇报内容?注意要求:?
(1)在活动前先与你的组员商量好准备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进行测量。?
(2)将你们的活动方案和测量数据记在活动单上。
?(3)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4)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和有秩序的进行。??
【设计意图:结合其他学科开展个性设计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发展创新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知识价值观的认识。】?
第四阶段:汇报阶段?
数学主题实践活动汇报课。?
1.展示分享?
(1)请每组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测量的。(表格)?
预设?:第一组重点汇报测量的准确方法?第二组重点汇报测量工具的选择?第三组重点汇报测量使用的单位?第四组重点汇报测量产生的误差?第五组重点汇报测量后需要验证?
学生交流在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3)讨论交流:测量准确的经验?
2.拓展延伸?
借助这次测量的经验,让学生课下测量一下学校的长或宽,或者回家测量一下院子的长或宽。?
3.课堂总结:?
(1)谈感受: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总结语:同学们收获了这么多,老师也有很多收获,首先是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惊喜和骄傲,并且老师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们善于利用自己勤劳的小手机灵的头脑,勤动手善思考,你们就一定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世界中更多的奥秘和快乐。?
【设计意图:体会要想减少测量误差,选择合适的工具和与他人配合很重要,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开眼界,扩大知识面。】?
第五阶段:课后写感受?
课后作业:请你谈一谈对这次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感受和收获,并写下来。(另附学生优秀作业照片)????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实践活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后作业。?《测量篮球场》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优秀、良好、达标。?
优秀:?
1.?小组成员能够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准确的测出篮球场的长和宽。?
2.?小组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测量和记录任务。?3.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能够说清楚测量成功的经验和产生误差的原因,表达要有序。?
良好:?
1.?小组成员基本能够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测出篮球场的长和宽。?
2.?小组分工较合理,配合较默契,能够完成测量和记录任务。?
3.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反思,基本上能够表达清楚测量成功的经验和产生误差的原因,表达有一定的顺序。?
达标:?
1.?小组成员基本能够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测出篮球场的长和宽。?
2.?小组有分工合作,基本上完成测量和记录任务。?
3.小组成员基本上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在同伴的帮助下,基本上能够简单说清测量成功的经验和产生误差的原因。?
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能够借助熟悉的事物,掌握多种测量方法,较准确地测量出事物的长度。并经历猜想、讨论、计算、比较等过程,初步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与人交流、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通过制作PPT,也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最终的汇报展示课上,还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自信心。?
教师所预期的教学效果圆满达成,孩子们的表现甚至还超出预期,让老师感到惊喜和骄傲。?
教学反思?
本节课已用于实际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本次活动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一、主题鲜明?
这次通过多种测量,掌握多种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告诉孩子们我们要测量学校的篮球场时,大家表现得非常兴奋,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测量篮球场这么大的地方,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在组内交流着各自的方法,多数孩子都知道要用尺子,但平时用的尺子太短是无法帮我们进行测量,于是就有孩子根据生活经验想到了用卷尺、绳子、步测的方式,接着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测量工具,自由结组,对选择的工具和方法就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
二、实践鲜活?
在实践阶段,孩子们各显神通,各个都拿来了实践的工具。迫不及待的开始研究起来。有的摆放工具,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照相,还时时的出现点小的争议,当遇到困难时,又能够想办法解决,活动中,他们还积极的邀请老师来观看和指导。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一旁的帮助者而不是引领者。孩子们眼中期望得到肯定的眼神闪闪发光,让我在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的同时,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他们的老师而自豪!?
三、感受真实?
在各小组展示出自己的研究结果时,台下的学生们惊讶的表情和不由得发出的惊叹声,足可以证明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看着大家充满自信的讲解着各组的测量经过,虽然遇到了不同的困难和问题,但大家齐心协力积极想办法、找原因最终解决,我觉得这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比测量的准确结果要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多种测量方法,重要的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交流与分享,懂得了认真做事、严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是难能可贵的!在各小组汇报展示结束后,学生们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孩子们说的绘声绘色。还有的说:我特别喜欢这种实践活动,让我们亲自动手去探究结果,特别有意思。我更喜欢数学了,我更喜欢上数学课了。希望以后老师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语言天真朴实,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这些都是发自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也是最动听的,让老师最欣喜和欣慰的声音。?
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测量、计算和比较等过程,自主完成实践探究活动,认识实地测量工具的用途,掌握多种测量方法,较准确地测量出事物的长度,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并且进一步培养了数感。并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感受数学世界的奇妙。?
这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虽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却也让我收获颇丰。下一次我一定会更加细心,力求精益求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愿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出“广阔的大海”和“高远的蓝天”,任他们在知识的世界里畅游和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