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6,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5~26页练习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2.让学生经历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计算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学例6
课件出示情境问题。
大家能独立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试一试。
学生列出算式:120×9=
2.引入课题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末尾有0)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教师:对于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的学习,你想学习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这些学习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
[点评:在学生熟悉的方队情境中引入新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计算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探索新知
1.尝试计算
(1)独立尝试。“120×9=?”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自己独立试试。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算法展示。选有代表性的算法展示,边展示边介绍计算的思路。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
120
× 9
1080
120
× 9
1080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并用自己的话梳理完整的计算方法。
方法1:从个位起,用9依次乘120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方法2:先用12个十乘9,2个十乘9得18个十,在十位下面写8,向百位进1,百位1乘9得9个百,加上十位进的1得10……
教师:方法2在算出12个十乘9等于108后,为什么要在后面添0?
学生:这里算出的108表示108个十,所以要在108后面添0,不然就是108个一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12个十
× 9
108个十
→
120
× 9
1080
(3)比一比,说一说。
教师:观察比较2种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等计算经验影响,学生可能说喜欢第2种,因为简便。如果出现喜欢第1种算法,教师也应给予肯定评价,尊重学生选择,并不一定急于优化。
(4)完善解决问题的答语。
2.教科书第23页“试一试”
用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30×3= 370×2= 560×4=
(1)全班学生独立计算,请3名学生板演。
(2)集体交流订正。
3.小结
教师: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怎样算? 应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竖式,用自己的话梳理归纳: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三位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点评:本环节充分利用前面所学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口算等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师的引导集中于简算方法的明晰和算理理解等关键点上,在算法探索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数学表达、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
三、巩固深化
1.教科书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议一议:(1)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2)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2.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批改订正。
3.教科书第26页练习五第11题
(1)学生独立判断改错。
(2)全班集体展示交流,在错误的地方进行引导,澄清认识。
4.教科书第26页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学习小组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3)集体交流判断两个算式得数大小的方法和理由。
[点评:第1题通过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计算并交流,在活动中感悟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第2题及时巩固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第3题在判断改错中强化进位与一个因数末尾和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第4题通过比大小促进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计算的贯通与内化。]
四、总结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梳理课堂学习过程,对学习探索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再一次强化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