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审核:张红霞)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1-25小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26-55小题)为综合分析题。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请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在规定的区域贴上条形码。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综合分析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自己保留。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等值线的识别和判读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下列关于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表述正确且完整的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读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二)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出现了罕见的日全食奇观。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日全食发生时的农历日期是
A.五月十五 B.五月廿三 C.六月初一 D.六月十五
4.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想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来了解此次日全食奇观,据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从上午9点开始,那么纽约华人打开电视机的最佳时间是
A. 7月21日20点 B.7月22日6点 C. 7月22日8点 D. 7月22日20点
5.如在上海观测这次日全食,当食甚发生时观测到的日食景象为
(三)右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7.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各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四大城市群。读我国沿海地区某城市群图。
8.该城市群中的①②③④城市分别是
A.①天津②北京③唐山④秦皇岛
B.①北京②唐山③天津④秦皇岛
C.①天津②北京③秦皇岛④唐山
D.①北京②唐山③秦皇岛④天津
9.目前制约该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自
然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交通运输
(五)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11.下列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岩石组是
A.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
B.砾岩、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
C.砂岩、玄武岩、页岩、大理岩
D.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页岩
(六)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下表为2009年3月初“华北平原同纬度三地三日的气象资料”。
地 点 甲 乙 丙
日 期(日) 1 2 3 1 2 3 1 2 3
最高气温(℃) 12 0 2 12 3 3 12 13 4
最低气温(℃) 2 -7 -6 4 -4 -5 4 5 -3
天 气 晴 阴雨 晴 晴 阴雨 多云 晴 晴 阴雨
12.下列四图分别表示2日的天气系统与甲、乙、丙三地的位置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A.暖锋过境前 B.冷锋过境后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七)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14.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为12℃,这种温室效应与乙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15.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八)模式图、示意图是表达地理事物的重要方式。
16.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7.下面四组箭头中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九)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9-20题:
18.图示海峡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19.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结冰现象
B.有冬汛
C.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D.水量无明显季节变化,水能丰富
20.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B.磷酸盐 C. 黄金 D. 铝土矿
(十)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读我国某区域图。
21.在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有春汛和夏汛
22.城市P是在能源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 D.煤矿
2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十一)有同学用右面的实验装置来模拟洋流系统,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位于大洋西侧。
24.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②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③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④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关于该实验装置所能模拟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模拟风海流 B.只能模拟补偿流
C.能模拟密度流 D.能模拟出风海流和补偿流
二、综合分析题(100分)
(十二)阅读图表资料,分析问题。(15分)
材料一:2009年8月7日,台风“莫拉克”在台湾岛登陆,造成50年未遇的重大灾情,给台湾岛尤其是台湾岛中南部地区带来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材料二:近年来台湾岛重大台风登陆情况一览表
时间 台风 雨情 灾情
2009.8 莫拉克 本次单日雨量屏东县1403毫米创历史新高。 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农业损失逾145亿元。
2008.9 蔷薇 27日凌晨到29日上午10时,宜兰县累积雨量1124毫米。 3人死亡2人失踪61人受伤,农产损失逾64亿元。
2007.10 科罗莎 桃竹地区雨量近千毫米。 15人死亡4人失踪34人受伤,农产损失逾76亿元。
2005.7 海棠 屏东县累积降下2342毫米的惊人雨量。南部发生五十年来罕见水患。 13人死亡2人失踪,农产损失逾77亿元。
26.从气流状况来说,台风属于 ,影响台湾岛的台风多源于 ,台风登陆时,会带来 天气;当“莫拉克”中心位于台湾岛以东洋面时,该岛中南部地区吹________风。
27.登陆台湾岛的“莫拉克”台风结构应该符合甲乙两图中的____ 图,对台湾岛造成重大损失的风应该是 (单项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28.试从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台湾岛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说明成因:
29.台风登陆台湾岛多发生在 季节,该岛频受台风袭击的主要原因是
;防御台风,减少损失的主要措施有: (至少两方面)。
(十三)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分析回答:(10分)
3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F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分。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
31.当太阳直射点从D点向E点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上海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32.当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B.巴西圣保罗昼渐长,夜渐短
C.温哥华白昼时间比旧金山短 D.南极洲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
E.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时的影子逐渐缩短
33.请在图上画出太阳直射点位于C时,东、西半球的昼夜状况。(要求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黑夜)。
(十四)阅读图表资料,分析问题。(18分)
材料一:据成都晚报8月30日讯,川藏铁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铁路从成都到拉萨,全长1629公里,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但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建设难度大。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三: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表中3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大部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漠河地区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134 312
34.从图看,川藏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大河依次是 、 和 ;这些大河的源头主要由 补给,当流经横断山区时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
。
35.科学家利用 技术测量青藏高原的移动速度,青藏高原发生移动的原因是:
。
36.根据材料三,比较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在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方面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7.图中所示的几条进藏铁路中所经地区地势起伏最小的是 铁路,判断理由是
。
38.修建川藏铁路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至少两方面);川藏铁路建成后的意义主要有
(至少两方面)。
(十五)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4分)
材料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
材料三: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
材料四: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39.目前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 (至少两方面),材料一所提到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等 (写两种)。
40.根据材料二,地处长江以南能源产销基本平衡的省区是 ,该省著名的煤炭基地是 。能源自给的省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41.根据材料三,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根据材料四,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十一”假期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读图回答:(12分)
43.从等高线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形属于
(类型),并画出源于C处的小河。
44.A、B两地间的温差大约是____(单项选择)
A.2.7℃ B.2.9℃ C.3.2℃ D.3.5℃
45.图右侧①②两幅剖面示意图中,符合按DE剖面线所作的图的是 。
46.考察发现,该地区滥砍乱伐现象较为严重,一旦降暴雨,易突发 等地质灾害;为了减小此类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除工程措施外,请你给当地政府提一个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下表为某同学的考察记录摘要,请你判断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考察记录摘要 是否可信 理由
小河右岸冲刷程度强于左岸
地面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貌发育典型
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十七) 200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阅读材料,分析回答(16分)
48.舰艇途经 海峡进入印度洋,过该海峡时,风浪较 (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该海峡两岸为典型的 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在该海峡最南端,官兵进行鱼雷发射实验,发现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其影响较 (大或小)。过海峡后,西航过程中官兵感受到的昼长比实际的昼长
(长或短),原因是 。
49.图中A、B箭头中表示该季节此海域洋流流向的是 ,判断理由是 。
亚丁湾和红海之间(曼德海峡处)的洋流从成因看属于 流,表层海水的流向是 。
50.读右图,简要概括索马里所在区域的经济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派军舰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十八)2008年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阅读图表,回答(15分)
材料一:宁夏附近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和年降雪等日数线图。
52.读材料一,图中的河流是 ,图中河段的流向是 ,每年初春都有 现象;Q处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脉是 ,山脉以东为
平原,该山脉被称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原因是 。
53.Q处年降雪日数大约在 天之间,其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材料二: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54.读材料二,比较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
。
55.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
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A C B C B C D A A C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A B B D B B B D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十二)(15分)
26.气旋 菲律宾以东洋面 狂风暴雨 西北风
27.乙 D
28.岛屿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不大,原因受岛屿面积限制;水流速度快,原因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势起伏较大;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原因本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尽管本区气候受海洋影响比较大,但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的特点使得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5分)
29.夏秋 因为该岛接近台风源地且位于台风主要移动路径上,所以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措施:及早发现并监测台风动向;建立相应的台风防御机制;制订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等(2分)
(十三)(10分)
30.12月22日21时20分(2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1.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2分)
昼夜等长
32.ADE (2分)
33. 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黑夜(2分)
(十四)(18分)
34.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高山冰雪融水
降水多,流量大;山高谷深,落差大(2分)
35.GPS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
36. 差异:青藏高原的热量资源不及四川盆地,而光照资源优于四川盆地。(1分)
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故热量资源不足;(1分)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1分)四川盆地光照相对不足的原因,多阴雨天气,云雾较多,大气的透明度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1分)
37.青藏 青藏铁路都在青藏高原上,地势起伏较小,而另两条铁路都是从第二级阶梯到第一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38.困难:川藏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崩场、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严重。(至少两方面,2分) 意义:可以完善进藏铁路通道,进而更加便捷的连接西藏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互补和资源共享;可以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善沿线投资环境,沿线铜矿等自然资源富足,铁路的建设可以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川藏地区的对外开放,构建中国和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的需要;可以保障国防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至少两方面,2分)
(十五)(14分)
39.全球变暖、臭氧洞、酸雨(至少两方面)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写两种)
40.贵州省 六盘水 能源储量大,能源消费量低于生产量(2分)
41.东部沿海地区 西北地区 东南沿海临太平洋且无地形屏障,受夏季风影响大;西北地区植被稀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2分)
42.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2分) 意义:①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意答对两点得2分)
(十六)(12分)
43.山地 绘图(略)
44.C
45.①
46.滑坡、泥石流 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
47.(6分,每空各1分)
考察记录摘要 是否可信 理由
小河右岸冲刷程度强于左岸 可信 该地属于北半球,河水右偏
地面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貌发育典型 不可信 石钟乳、石笋、石柱属于地下喀斯特
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可信 该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水田农业区
(十七)(16分)
48.马六甲 小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小 长
昏线自东向西移动
49. A 该季节盛行东北季风 密度流 亚丁湾流向红海
50.本地区在经济和贸易中,以出口矿产品或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是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单一的发展中地区。(2分)
51.①索马里海域是我国与欧盟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②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需求量大,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西亚与非洲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与其它矿产品的进口地区;③海运是当今世界贸易往来的最主要方式,派遣军舰护航,打击海盗,对维护我国正常的贸易往来,保证能源、资源的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至少写两点,2分)
(十八)(15分)
52.黄河 西南向东北 凌汛 贺兰山 宁夏(银川)
该山削弱了西北风的侵袭;阻挡了沙漠的东移(2分)
53. 10-15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降雪天气 (2分)
54.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2分)
55.自然原因:宁夏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1分)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分)
1月降水量
①
②
③
0℃
东
F1
F2
F3
F4
进藏铁路线(已建或待建)方案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图
①
②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索马里所在区域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