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丰收欢乐而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丰收欢乐而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25 18: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收欢乐而归》教案
一、目的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3、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动作。
二、准备(略)
三、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介绍乐曲。
?? 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欢乐而归》表现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而归的情景。乐曲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
3、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①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②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③哼唱第三乐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4、请同学们说说对乐曲的感受。
5、再次完整地听赏乐曲。
6、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7、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第一单元—2??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重点:
分辨音乐的段落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情节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演唱《赶海的小姑娘》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一)在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大海,感受到了大海给我们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很多同学在上节课都对大海流露出了依依不舍得感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到大海中去游玩吧。出示题目《丰收欢乐而归》
(二)欣赏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形象。
2、再听音乐,回答,音乐种有几种不同的情绪?
三种
3、教师讲解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欢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欢乐而归的情景。乐曲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接下来大家欣赏的时候注意听听每一乐段的情绪又什么变化?
4、分段复听:
欣赏第一乐段:
(1)?????? 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你想象到了什么?
笛子,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骇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2)?????? 出示主题,再次欣赏
欣赏第二乐段:
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的
(2)出示主题
1? 3| 2—| 2 1 2 1 | 1? 6·5|
(3)你想到了什么:
好似渔民战胜风浪之后,自豪地驾驶渔船,乘风破浪,满载丰收而归
欣赏第三乐段:
(1)?????? 这一段的情绪怎样?速度有什么变化?
速度为快板,节奏紧凑情绪欢快
(2)?????? 这一段是第几段的再现?
第二乐段
(3)?????? 这段音乐给了什么感受?
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5、完整欣赏全曲
三、创编舞蹈动作
1、? 乐曲的情绪是欢乐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可以表达?
2、? 小组讨论创编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情绪
3、? 教师巡回指导
4、? 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表演。
5、? 小组互评,改进动作
6、? 完整展示音乐于舞蹈的结合。
课后小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感受中来,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在表演方面一班比二班主动,在对音乐得理解上,二班又比一班好一些。以后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课时?《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结旋律。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好歌曲的3/4拍节奏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王立平的部分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聆听大海的声音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二、编创与活动?
7、?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8、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9、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10、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11、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12、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三、课堂总结
13、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第四课时??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1、(1)、指导学生懂得按一定的节奏朗读歌词、唱准歌曲,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2)通过模仿、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根据歌曲旋律进行简单的表演。 2、通过示范、独立、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促进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3、通过歌唱、舞蹈表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唱准歌曲。 ??????????2、根据歌曲的旋律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设景——激情 教师出示海边美景图,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景色?心情如何?
(二)学乐《小螺号》——入情 1、感受和听辨小螺号的声音:
教师出示乐器小螺号,让几个学生亲自吹响,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倾听到螺号的叫声,再用螺号声进行节奏发声练习。
2、初赏歌曲:
(1)播放《小螺号》的VCD,师生再一次欣赏海边的美丽景色。
(2)再听歌曲,引导学生联系歌曲情景和歌词内容谈谈听完的内心感受,(使学生感受到孩子盼父回家的急切心情和对海边美丽景色?的描述等)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创设情境:
(1)用2/4拍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先进行律动式的朗读歌词,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试拍、讨论如何朗读好,朗读过程中让学生用乐器拍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学唱歌曲:小螺号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听唱法使学生更深入地唱熟歌曲,并选择较难掌握的旋律进行相应的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达情 在唱准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展开想象结合歌曲的具体情景进行舞蹈创编。
(1)先由个别同学展示黎族舞中的美丽动作,其他同学一起模仿。
(2)再由小组一起讨论、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进行创编,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丰富的舞蹈艺术中,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到海边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四)、总结——续情:(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学完歌曲《小螺号》,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你们的一生能饱览祖国更多的美丽景色。从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丰富而又美好的精神世界。
师生共同表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这堂艺术教学设计是以“艺术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渗透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实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中,准确表现;用有感情的演唱和肢体语言表达对海边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创编,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演、唱、创编、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的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0? X?? X? X
? 我?? 们? 的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新歌进教室
2、这首歌你熟悉吗?谁能哼唱几句?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儿童歌曲,是张文刚爷爷在1953年写的歌曲,它是《夏天旅行之歌》中的其中一首。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
二、新授课 (一)指导重点乐句的演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 (二) 第一乐句 65|3·5|13 2| (三) 错 唱 成 65|3·5|13 2|20| (四)第二乐句 35|6 6·6|5 3|2-|20 32| (五) 错 唱 成 35|6 6·6|5 3|2—| (六)第三乐句 32|1 7|61 5| (七) 错 唱 成 32|1·7|61 5| (八)最  后 12|3 3·3|333 25|1-| (九) 错 唱 成 12|3 3·3|2   5 |1-| (十)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 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2、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3、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4、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5、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6、学唱歌曲 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 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7、巩固练习 三、审美提高
1、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2、分组创作一幅美丽的田野的图画(背景音乐是新歌《我们的田野》)
3、小组展示创作画。
4、唱新歌走出教室,结束本课。
课后小结:
本课歌曲学生比较熟悉,易于接受,但是在难点的地方学生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