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的特点,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的相互影响。2.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区别天气与气候的用词;常用的天气符号。
【难点】不常见的天气符号;风向风级;污染指数。
【自主学习】
一、看书第46-50页,完成下列各题:
1.天气是一个地方_____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_______的。气候一般变化______。
2.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天气”或“气候”
(1)今天的( )真好,晴空万里 。
(2)我们外出旅行一定要注意( )的变化,以免在旅途过程中留下遗憾。
(3)今年的( )反常,冬季没有下雪。
(4)我国海南省的( )终年炎热,长夏无冬。
(5)强冷空气进入我省,带来大风降温的( ),同学们要注意防寒保暖。
(6)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 )变暖。
3.完成书上第47-48页第1、2题。
二、记书上第49页常用天气符号
【当堂检测】
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天气?
【才艺展示】
根据书上50页的城市天气预报图播报图中加框城市的天气。( 每人播报两个城市)
【合作探究】
现在有哪些办法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 ______________
天气的好坏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有明显的影响。试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绿色表示____。
指出右图中(的天气)哪里是晴天?哪里是雨天?哪里是阴天?哪里是多云天气?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右图中的箭头各表示什么风?
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方向的风?多少级?
【合作探究】
看书第51-52页,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书上51图回答:这一天,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差?为什么?
请你举例一个人类破坏空气质量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做?______________
【老师点拨或总结】
【课堂检测】
下列诗词,描写天气的是哪些?(把是的打勾)
刘禹锡《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知识拓展】
依靠科技,改造天气、改善空气质量。如:人工降雨、人工降雾、人工消雨、人工消雾、引导或消灭台风和寒潮……甚至可以制造出气象武器。
【课堂评比、反馈】我这节课的表现、没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