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细胞的生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4细胞的生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9: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细胞的生活
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新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主要阐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分析资料等多种形式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教学。例如,葡萄被晾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酸甜可口,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然后再展开讲述。“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能量的转变。可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做功的事例(如汽车行驶需要汽油燃烧提供能量),然后教师指出:细胞中物质的转变、物质的移动、细胞的成长、细胞内有序状态的维持等,都是做功。然后综合教科书的素材,还可参考背景资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通俗地解释细胞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了能量的转变。“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2)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教师可从分析克隆羊的资料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可分组),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从“多莉羊的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现象,得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推论。进而依次介绍:细胞核、DNA、遗传信息。最后用比喻、举例的方法总结出:在生活的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的;而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中。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变;
4.通过分析教材的插图和相关资料,了解生物体中能量转换是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的;
5.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抽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2.教学难点: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异同点,进行小测,引入新课。
1.复习、思考、回顾,回答问题,激发兴趣,进入新课
温故知新
<探索新知>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
1.引导学生通过书P50资料了解物质的概念内涵,并由此引出细胞内含有物质的知识介绍
1.认真听讲、观察、思考,并认真总结、记录。
学生们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参与度。
1.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
<板书>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
白质、核酸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P51图2—6,最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知识要点。
2.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总结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过后,此处要使学生在热情参与的基础之上,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总结的能力。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
<板书> 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可排出细胞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P51~P52图,寻找其中相关连的点,并归纳、总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认真观看课件,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 化学能
<板书>
线粒体:化学能 细胞生活所需化学能
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4.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P53资料分析,结合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使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
4.认真阅读、观看课件,思考、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板书>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内
2.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NA上有遗传信息
<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小节重点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认真回顾、明确本小节重点内容,认真完成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使学生明确本节知识要点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1)细胞怎样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2)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起什么作用?
(3)细胞核的主要作用?
五、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人
A
B
C
个人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参与
程度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发言,较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
?
合作
情况
团结合作,在小组中起领导作用,吸收接纳并能给出建议,并帮助其它小组成员,贡献大。
帮助协调,推动整个小组的工作,鼓励其他成员。工作至最后一刻,对最终成果有一定的所贡献。
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
?
?
创新
情况
学习中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且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学习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学习中能开始培养创新意识。
?
?
学习
态度
能刻苦钻研,积极主动交流、思考回答问题,努力争取出色的完成任务。
能认真听讲,参与交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能认真听讲,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
?
?
自主
探究
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独立寻找解决办法,不放弃。
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问题,希望找到答案。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进行探究或与同伴讨论寻求解决途径。
能提出问题,但有时偏离主题或不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究,但缺乏毅力,喜欢依赖同伴。
六、板书设计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
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可排出细胞
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 化学能
线粒体:化学能 细胞生活所需化学能
二.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内
2.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NA上有遗传信息
七、教学反思
按教学进度正好该上这节课,于是我们七年级备课组就选择了这节课作为我们本年度作课的课题,尽管这节课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实际上教学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要了解细胞的生活,首先要从物质和能量开始,而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由于初一学生缺乏化学知识,学生对这些概念非常模糊。因为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创设情境,并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了解其中的生物学道理。例如:在探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个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将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慢慢溶化的过程,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物质如何进出细胞,需要细胞膜进行控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主要内容将在高中阶段学习,初中阶段只需要学生简单地理解和掌握即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搭建直观立体的学习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学生了解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关于能量及转换形式这部分内容,我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通过汽车奔跑需要加油、人体活动需要食物亲眼可见的事例,以及分析电灯亮、蜡烛燃烧等生活现象,让学生初步理解细胞的生活也需要能量,能量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最后水到渠成地、通俗地解释细胞通过线粒体和叶绿体实现了能量的转换,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这部分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讲解了“多莉的身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等学生难于理解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认识到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内、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仔细咀嚼,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次在录播教室讲课,多媒体设备不甚熟悉,导致频繁出现课件控制的错误;整堂课容量较大是这小结知识的特点,虽然有学生问答和探究环节,但我说的还是有点多,语速也有点快,这方面以后我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