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第6课 北宋政治①时间:960年
②建立者:赵匡胤
③事件:陈桥兵变
④都成:开封(东京)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⑤影响: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消除武将
专权的积弊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防止宰相权力
过大;加强对
地方的控制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②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加强对
地方的控制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目的:措施:影响: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①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
②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二、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
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促进科举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使得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冗官),财政开支庞大(冗费),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弱(冗兵)等社会弊端,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第6课
1.材料研读
(1)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2)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连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2.课后活动
(1)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大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指的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力。宋太祖下令子以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后来又设转运使,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新司大员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院密院设枢中央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