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杠杆的科学》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10:33: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3.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2.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底下去了,谁能帮老师把桌子抬起来。(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试试)
哎,桌子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 老师示范用杠杆撬起桌子。
3. 板书分析杠杆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 出示教材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它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5. 分辨杠杆。
观察教材P4、P5的这些工具(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杖)。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的组成及变化)
6. 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属于杠杆?
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桌子,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出费力杠杆的例子)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播放视频)
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教材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8. 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两种不同的剪刀的课件,讨论:哪一个是省力的杠杆?要求:使用今天的实验数据来解释此问题。(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五)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尝试总结)
教师补充完整:
1. 杠杆的三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 杠杆的规律:
(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省力的;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则杠杆是费力的;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则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