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1-30 14: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
命题人:刘大军 史鹏鹏 张玉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第Ⅱ卷为综合题,用黑色笔写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A.甲村 B.乙村 C.丙地 D.丁地
读图2,奥地利1981-2001年人口变化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
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B.北部人口增长快,南部人口增长慢
C.中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西部人口增长快,中部人口增长慢
4.依据图中人口变化特点,可以推测1981-2001年该国
西部城市化程度高 B.东北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D.东北部人口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
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图3),回答5~8题。
5.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商业、b—工业、c—住宅 B.a—住宅、b—工业、c—商业
C.a—商业、b—住宅、c—工业 D.a—工业、b—商业、c—住宅
6.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市中心 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会处 D.城市绿地
8.由该图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交通的通达度 ③种族和宗教 ④收入与知名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极地投影图(图4),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34/,据此回答9~11题。
9.图4所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春秋 B.夏至
C.冬至 D.无法确定
10.图示时刻,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1/3 B.1/2 C.3/5 D.2/5
11.此时,北京时间为
20时 B.10时 C. 8时 D.22时
广州(113°E)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58从旭日东升的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完成12~13题。
12.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6.5小时 B.7小时 C.12小时 D.13小时
13.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分别在伦敦和悉尼(32°S,15l°E)留学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区时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区时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最合适的时间是
北京时间19~20时 B.北京时间20~21时
C.当地区时21~22时 D.当地区时22~23时
14.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15.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
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
应建在运费最低的区位。图5中M1表示原
料地,M2表示燃料地,C表示消费地,P表
示生产地,则P最可能是
炼铝厂 B.制糖厂
C.纺织厂 D.家具厂
读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图6),回答16~18题。
16.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C.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D.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
17.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8.当潜水位埋深小于1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 B.月均气温在-5℃以下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 D.月均温大于0℃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回答19~20题。
19.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20.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资源的输出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21.图8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判断,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读图9,回答22~23题。
读图9,回答22~23题。
22.图示地区的地形种类及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云贵高原,内力抬升作用 B.云贵高原,风力沉积作用
C.黄土高原,内力抬升作用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作用
23.图9所示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土壤盐碱化
24.图10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25.受沙尘暴影响大的城市可能是
A.上海
B.成都
C.张家口
D.拉萨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题,50分)
26.读图11,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示东部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2分)
(2)比较图中河流甲、乙两段流经地形类型及河谷形态差异。(4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6分)
27.图12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走向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2分)
(2)如果在图中的A地布局钢铁工业,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
28.读图13,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图示五国中在20世纪50年代城市
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
2000年图示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
国家的是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图中材料,比较日本和中国的城市化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
(3)城市化进程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试分析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4分)
29.根据材料及图14,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厄瓜多尔是一个多火山国家。著名的科托帕西火山,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自1534年以来,共有8座火山有活动,并喷发气体、火山灰和岩浆。
(1)写在图示西部地区板块边界类型及形成的海底和陆地上的地形。(3分)
(2)简要分析厄瓜多尔多火山喷发的原因。(2分)
(3)A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气候在此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8分)
30.读下面材料和图15,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全球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召开期间,恰逢厄尔尼诺发展的鼎盛时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水温已持续偏暖达6个月以上。
材料二 1973年的能源危机之后,丹麦政府决定转变自己的能源政策,积极引导能源消费方式,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大力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1973年丹麦的能源99%是从中东进口,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变成了0%。而在这个成功的背后,风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丹麦地形以平原为主,有着丰富的风力资源。目前风电在丹麦的总发电量中占到了20%的比例,到2025年风电将达到总发电量的50%。
(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除全球变暖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当处于厄尔尼诺年时,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气候的影响。(3分)
(3)丹麦风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丹麦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居多,能源利用率低。根据材料中的丹麦的能源政策,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出合理建议。(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B
C
B
C
A
C
B
C
B
D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B
C
D
D
B
A
C
第Ⅱ卷
26.(12分)(1)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1分) 北部等高线大于200米,南部小于200米(或因为河流自北向南流)。(1分)
(2)甲处:河流流经丘陵地区,呈深窄的“V”形河谷;(2分) 乙处:河流流经平原,呈宽阔的河谷。(2分)。
(3)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资源相对缺乏;旱涝灾害频发;土壤(红壤)较为贫瘠。(6分,每点2分)
27.(6分)(1)东西走向;(1分) 纬度(太阳辐射)。(1分)
(2)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先进的科技;③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④铁矿资源丰富。 注:答出“工业基础好”也可得分。(4分)
28.(8分)(1)日本;马来西亚。(2分)
(2)相同之处:城市化水平都不断提高;不同之处:日本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2分)
(3)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分)
29.(13分)(1)消亡边界;(1分) 海沟、海岸山脉。(2分)
(2)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界线附近岩浆沿裂隙上升喷出地表,多火山活动。(2分)
(3)热带雨林;(1分) 热带沙漠气候;(1分) 分布特点:南北狭长,跨纬度范围大。(2分) 原因: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无法向东面扩展(南北狭长);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向北延伸范围大。(4分)。
30.(11分)(1)臭氧层的破坏(南极臭氧空洞);酸雨。(2分)
(2)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多大雾天气;降水量增大。(3分)
(3)丹麦地势低平;位于西风带的大陆西岸。(2分)
(4)积极调整能源生产结构,降低煤炭比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污染;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降低能耗。(4分)(只要答案合情合理,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