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5 21: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专题总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外交开创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时期(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调整依据:
美苏激烈争夺
美苏相互制约
第三世界的不断壮大、中国在世界战略平衡中的作用
⑴国际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新的科学判断---出发点

⑵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家利益)
我国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稳定、和平环境
2、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
⑷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⑵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1985年)
⑸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时期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⑴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
1.改革开放时期外交环境的变化:
①国内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国际因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③理论依据: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成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2.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无敌国外交)
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或加入针对第三方的政治、军事组织。
突出特点
3.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
如: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上海合作组织):
如: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它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4)、作用
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缩短了我们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了综合国力。
国内新任务:十一届三年中全会以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要集中经济搞建设
材料二: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材料一: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
阅读材料
奉行不结盟政策---具体表现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目标
坚持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点和原则
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个出发点,两项政策。 一个基本目标,两个坚持。”
一个出发点——“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
奉行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一个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对外政策根本立足点
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两项政策
两个坚持
“结盟”:一般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签订带有防
务性质的同盟条约,共同防守来自非同盟国对
同盟国的军事入侵;在一个成员国遭到这种入
侵时,其他成员国必须视为对自己的入侵,从
而必须履行保卫该成员国的军事义务。
什么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意味着在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友好交往。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出发点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含义: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成针对
任何第三方的政治、军事同盟
实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结盟政策

中国推行不结盟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中国维和部队所到之处都以严明的纪律,高尚的风格和高超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1991年加入,1993年出席、2001年举办

1.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办----各国元首合影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003年,APEC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
2002年APEC第1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墨西哥举行。


2004年11月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SCO)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
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前身: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建立时间:
地点:
与会者:
性质:
意义:
2001年10月
上海
五国+乌兹别克斯坦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多领域)
P97+
(4)打造和平的周边环境
(5)维护中亚和平、安全
与稳定。

上海五国机制(1996)—军事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领导人合影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中国和欧盟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中国对欧盟的政策是:尊重互信,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平等协商,取长补短。
2003年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1998年4月,朱镕基总理与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确定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国与欧盟
成员国:10个
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
人口:5.12亿
中国和东盟进行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全方位合作。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双方的合作将不仅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还能推动亚洲与其他地方的合作。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利用联合国的舞台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新时期的外交 政策与成就
外交政策的调整
不结盟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
活跃多边外交
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和裁军行动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晤
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为什么邓小平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推行不结盟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探究学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