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材解读
一、地位与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主题内容共分四单元二十课,按历史发展的线索由远及近依次展开。《三国鼎立》是第16课,即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共分五课,《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和开端。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内容,从单元之间的关系来说本课又是第三单元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例,感受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了解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的治国方略及其取得成就,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祸,珍惜当代社会国泰民安来之不易,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二、知识要点
1.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偷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赤壁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孙刘联军在吴国将军周瑜的指挥下,火烧曹军战船,乘势攻杀,曹军大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战局有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
三、内容分析
本课由引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等部分组成。
引言以家喻户晓的小说《三国演义》为线索,以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为切入点,由此导入三国的话题,引导学生以急切的心情了解魏、蜀、吴三国是怎么回事,都经历了哪些战争?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第一部分:官渡之战
第一层介绍曹操的施政策略,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昌,“挟天子令诸侯”,发号施令,政治上招纳人才,经济上屯田种粮,势力逐步壮大。第二层介绍了战役经过,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为称雄北方而备战,200年,双方在官渡决战,曹操以奇袭的方式烧掉袁军的全部军粮,进而消灭了袁军主力,袁绍落荒而逃,由此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正文中出现的“许”是个地名,编者考虑到学生还不太熟悉,专门在页面的底部加了注释,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文中还配置了官渡之战形势图,意在让学生了解交战双方的进攻路线和兵力部署,在本部分的后面,设置了“相关史事”栏目,对战役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使学生对曹军在强敌面前如何出奇制胜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第二部分:赤壁之战
第一层介绍战前形势,208年,曹操为统一全国,率部南进,占领江陵,刘备退兵夏口。为消灭共同的敌人,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联络孙权共商抗曹大计,孙权同意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组成孙刘联军迎战曹敌。第二层介绍了战争的经过,首先介绍双方兵力,接着叙述曹军初战失利的原因,然后写周瑜采纳黄盖诈降并用火攻的建议,再写诈降成功后,火烧战船,周瑜指挥所部乘机冲杀,曹操兵败北撤,最后写赤壁之战的意义,这是一场关键之仗,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相关史事栏目介绍了刘备三请诸葛的简况并配《三顾茅庐》图画一幅,以此彰显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编配的赤壁之战形势图,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战场态势。这部分的结束之处,设置了问题思考:《三国演义》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史书记载。以此告诉学生历史的真实与文学创作是不同的,是两回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启发学生学习历史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第三部分:三国鼎立
第一层写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实施的战略转移,曹操经略关中,刘备向西南发展,孙权把势力延伸到福建、广东。第二层写魏、蜀、吴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南京称王,国号吴。第三层叙述三国巩固政权的措施,曹魏重视农业,兴建水利;孙吴开发江东,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编配的三国鼎立形势图,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三国的版图边界,标注了国都位置,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的地域分布。
课后活动设置了两个题目,第一题以曹操的诗为背景材料,设问作答;第二题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为例,分析胜败的原因。两题都是阅读理解题,虽然难度不大,但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圆满回答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用心指导。
课文的最后是知识拓展,介绍诸葛亮的光辉业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为千百年来的人们所敬仰。他是智慧的化身,忠君的典范,道德的楷模。在众多三国的杰出人物中唯独介绍诸葛亮,无疑是启迪学生志向远大,报效国家。
四、编写特点
1.正文与辅文互补
正文又称主题文,是教材的主干,用宋体小4号编排,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就包含在正文里,是研读的重点和核心所在。辅文对正文起辅助作用,对正文进行诠释、补充、拓展和延伸。本课的辅文主要有注释、相关史事和知识拓展等,字号为楷体(仿宋)5号。正文与辅文交错呈现,既简明醒目,又主次分明,读起来轻松自然。
2.文字与图画并举
课文除了文本材料以外,还配置了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和《三顾茅庐》图画。这些形势图和图画代替了冗长的文字描述,不仅对正文起到了说明、补充和印证的作用,增加史事的可信度,还使教材的页面丰富多彩、形象直观、可感可知,让人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3.栏目设置多样形象
本课设置的栏目有相关史事、问题思考、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令人称奇的是编者别出心裁,给每个栏目都设计了一个圆形图标,赋予独特的作用和功能。相关史事像两个圆环套在一起,表示对某一事件进行详细说明,起到解释的作用;问题思考像一个学生头像,寓意回答问题需开动脑筋;课后活动是笔的形象,表示在思考、讨论的同时,要动笔书写,留下印记;知识拓展是一个带圆点的弧形箭头向外伸展,意思是突破原来的知识局限,扩大学习范围。这些栏目既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又生动形象、错落有致,让教材充满无限魅力。
五、问题与建议
首先,在第二部分赤壁之战正文写到:“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而配置的赤壁之战形势图中标注的是江陵(荆州当时称江陵),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正文中其它地名用古时的名称,而荆州却是当今名称,前后不配套、不一致;二是正文用荆州,图文用江陵,前后矛盾。建议将正文中的“荆州”改为“江陵”。
其次,课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一些史事的背景学生因知识和阅历有限,不很清楚,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曹操为何能把汉献帝接到许,关中是什么意思,曹操、刘备都是称帝,为什么孙权是称王等。建议在知识拓展栏目或教学参考书中补充相应的内容,以便教师、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