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五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2-03 09: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5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纲展示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备考策略
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文字材料或统计图表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重大环境问题或可持续发展问题。复习时以某一重大环境问题为材料,详细分析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点整合
一、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明确内外圆及内外圆之间空间的含义
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与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的人地系统,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地理环境。
2.明确箭头表示的含义箭头①、②表示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箭头③、④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⑥是指人类通过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21世纪教育网
箭头⑦、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威胁人类生产、生活和健
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21世纪教育网
二、主要的环境问题
1.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治措施
人类过度索取资源和超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其成因、危害、地区分布及防治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境问题 成因 分布 危害 防治措施
荒漠化 自然:气候变干,降水量少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小 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
沙坐暴 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快行冷锋人为:植被破坏 西北、华北(春季)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 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
水土流失 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植被破坏 降水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我国黄土商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
水体窗营养化 含氮、磷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 城镇郊区,江河湖海 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使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气候变暖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温室效应 全球 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大力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酸雨pH<5.6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21世纪教育网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 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危害人体健康 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臭氧减少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究开发新的制冷产品和技术
城市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 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小,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 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规划,加强管理(郊区城市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
森林锐减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为甚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全球气候 加强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鼓励保护性开发
淡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少,可供使用的水资源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非洲、西亚等地区比较突出;我国的华北地区最突出 妨碍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 开源和节流,节约用水,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物种加速灭绝 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等 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林最突出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或培植
资源、 能源 短缺 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现象严重 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大的地区突出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加强综合利用等
垃圾 成灾 工业生产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建筑垃圾等 城镇郊区,工矿区的附近 影响市容,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垃圾回收再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
2.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1世纪教育网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及其寸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21世纪教育www网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错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21世纪教育网
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其特征是自然资源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低排放,使所有资源和能源都合理利用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其特点是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将污染物消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21世纪教育网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广: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考例透析
【例l】 (2009·广东)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2004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图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0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21世纪教育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第(1)题,从图不难看出,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02污染的贡献率中,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秸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所以该题选A、B。第(2)题,沼气和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
【答案】(1)AB(2)AC
【例2】 (2009·江苏)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21世纪教育网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21世纪教育网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21世纪教育网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21世纪教育网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21世纪教育网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21世纪教育网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据示意图可知,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故第(1)题选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故第(2)题选c。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第(3)题选择A。
【答案】 (1)A(2)c(3)A
【例3】 (2009·广东)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见图1。21世纪教育网
资料二 见图2。21世纪教育网
图2近20年来我国饮川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21世纪教育网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第(2)题,据图2,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其他(2.6%)为最低值。第(3)题,饮用水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第(4)题,具体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亏染,提高水源水质;优化、完善供水网络;构建应急机制等;二是公众应提升节水意识,参与到保护水源、防控水污染的工作中来。具体措施如下: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
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
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生活污染工业污染21世纪教育网
(2)BDE
(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121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
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十三)
及阶段性测试题(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