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及意义;逐步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初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练习,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勇于求知的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难点是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境,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教师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分别发一份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各种不同的笔,各种类型的糖果,各种不同的夹子,等)让学生比赛分类
【提问】请最快分好类的学生起来回答为什么这样分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真分类
【回答】笔都是可以书写,糖果都是甜的,夹子都可以夹东西,等等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分类,明白分类的依据及其好处
【小活动】在黑板上的磁铁,红色代表氧原子,绿色代表碳原子,橙色代表氢原子,我在黑板上摆出了CO2,H2O,O2,H2,CO五种分子,让同学从五种分子中找出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并将同一类原子放再一起
【讲述】像这样我们将同一类原子叫做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
【提问】那什么叫做元素呢?
【学生活动】将黑板上的原子分类
【回答】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以实物代替微观结构,使学生将微观物质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这样讲他们分为一类,那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讲述】因此我们也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回答】氧元素的核电荷数都是8,碳元素的核电荷数都是6,氢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1
(1)从知识上,是为学生建构元素的概念奠定基础;
(2)从能力上,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强调】从元素的概念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它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投影】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回答】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某一具体的物质
【理解】理解元素的含义,正确的区分元素与原子,并在笔记本上记下笔记
一是教给学生列表对比是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元素与原子的练习题,及时巩固练习
【学生】思考每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及时巩固新知
【投影】我们日常广告中宣传图片
【提问】广告中提到的他们所含的钙铁锌,是什么?
【讲述】教师讲述,生活的元素,如吸进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镁元素……
【回答】交流讨论,学生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有说分子的,有说原子的,还有说元素的。
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我们常说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那么原子、分子、元素、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与联系呢?
【投影】投影他们之间关系简图,并将投影与讲述相结合。
思考问题,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他们的关系简图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关系。
培养学生思考、理解能力。
【提问】既然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那么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与元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例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回答】
填表并总结: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种类改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讲述】大千世界的物质种类有很多种,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这些原子都含有那些元素呢?大家预习了课本,谁能说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小结】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记忆,我们可以这样来记忆他们
记忆方法:氧硅铝,我铁了心。
(养闺女,我铁了心)
【回答】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学生】学生记忆顺口溜,记笔记
拓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敬意
【投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空气中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知识讨论问题,并举手发言
将说学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讲述】(投影教材P61图3-19)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学生走进了我们的实验室,看着试剂瓶上的标签上,一脸茫然——因为他一个字也不认识。同样我们走进外国的实验室,也难以认识试剂瓶标签上的文字。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就出现了“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用H表示,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书写时要注意,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倾听,理解为什么道尔顿的符号不能被广泛使用。
认真听讲,并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
【提出问题】(投影教材P62表3-4)请同学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讲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并投影规范的元素符号的书写格式:
观察分析,发现:有的只有一个大写字母,有的是由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小写字母构成的。
倾听,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2)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图文并茂,将抽象的规则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记忆书写规则,并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
【讲述】我们知道如何书写元素符号了,那么一个元素符号又能表达哪些含义呢?我们以“O”为例进行讨论。
【提出问题】“O”都能表示哪些含义?
思考,交流,得出结论元素符号所表达的两个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堂练习】
(1)H、2H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2)3Fe、Fe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通过(1)得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若干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通过(2)得出:某些物质的元素符号还能表示这种物质。
巩固、拓展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元素打概念,我们也了解了元素就像人类一样是一个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的的概念。
我们分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了常见的元素符号,以及书写方法,及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作业布置】我们人体为什么要补充以上提到的钙锌铁等元素,同学们在课后查阅资料后,做一个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的主题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