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前预习课件5.七律·长征预习目标1.正确读写“崖、渡”等2 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磅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确全诗所写的内容。
3.抓住中心句子,回答课后问题。1.读轻声自由读课文,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求:要一口气读完,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词句或其他疑难问题,请暂时放过。读后,请一定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或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不出来没关系,只要你认真想了就可以。2.画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生词,并读一读。要求:浏览课文,按顺序找到生字,并用横线画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一边画,一边小声读一读。绿色字为写字表字(含识字表);红色字为识字表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3.写读写课后生字,练写笔顺,熟知部首,组词。要求:能准确读出“我会写”的生字,练写(用手书空)笔顺、记忆,给生字组两个词,一个课文里面的,一个课外的。崖渡yádù3.写读写课后生字,练写笔顺,熟知部首,组词。要求:能准确读出“我会写”的生字,练写(用手书空)笔顺、记忆,给生字组两个词,一个课文里面的,一个课外的。难尽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jìn尽管jǐn灾难nánnàn多音字4.记尝试记生字,理解词语。要求:利用参考书或字典,学会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远征:行走远路。本课指二万五千里长征。只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本文指红军把历经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5.诵放声、正确、流利读两遍课文。要求:遇到难读的字词句要反复读,(如果除了课后生字外还有不认识的字,就请查字典。)达到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全文读得较流利的程度。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6.思思考书上课后提出的问题。要求: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请按课文叙述顺序说,尽量做到用几句简练而又连贯的话来概括。思考问题一定要先回到课文中去,并且要联系上下文,考虑周全,再认真说一说。①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朗读基调是慷慨激昂的,语气是富有变化的。首联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语气,坚决并充满信心,“只等闲”要轻读,读出平淡的语气;读领联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用平淡的语气读,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颈联的第一句要 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二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对牺牲了的战土的沉痛缅怀之情;尾联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更喜”要读得重些。示例:6.思思考书上课后提出的问题。要求: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请按课文叙述顺序说,尽量做到用几句简练而又连贯的话来概括。思考问题一定要先回到课文中去,并且要联系上下文,考虑周全,再认真说一说。②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示例: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远征难(nán lán) 五岭(lǐn lǐng) 腾细浪(tén téng)
乌蒙(mén méng) 水拍(pāi pò) 桥横(héng hén)
云崖暖(luǎn nuǎn) 尽开颜(jìn jìng) 岷山(mián mín)?√????????√√√√√√√√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二、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尽:①完毕 ②全部用出 ③都,全
1.尽开颜( ) 2.用尽力气( ) 3.尽力( )
开:①通,使用 ②表示分开或扩展③举行 ④发动,操纵
1.开动脑筋( ) 2.开运动会( ) 3.开路先锋( ) 4.尽开颜( )
等:①平常 ②级位,程度的分别 ③待,候
1.等车( ) 2.只等闲( ) 3.一等奖( )④③③ ②③ ③①②①②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三、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 ) 细──( )
闲──( ) 暖──( )
喜──( ) 横──( )易粗忙寒悲竖 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四、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 。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五、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 律诗,作者是 ,写于1935年10月,即 。
2.“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七言毛泽东长征途中万水千山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7.练针对本课重点进行课前小练。六、我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
形容山的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
定桥的___。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连绵雄伟渺小喜悦险峻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8.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8.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地,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长征8.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巧渡金沙江本节预习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