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6 11: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 电的应用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概况: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2. 电力的发明和运用
划时代的发明
①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②到19 世纪70 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主要成就:一、电的应用学习新课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 电力开始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主要成就:一、电的应用随后,电灯、电话、电报、电车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 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主要成就:一、电的应用爱迪生在留声机旁打盹“数字”爱迪生致力于电灯研究,历时10余年。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75岁的时候,每天准时上班。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进行实验。先后失败了2000多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所谓天才,那都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爱迪生勤奋不懈的探索勇于创新电气时代1879年爱迪生
发明的炭丝灯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1876年,德国人奥托: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发动机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
2.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卡尔·本茨
德国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
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2.新交通工具的发明:(2)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
流水线生产汽车。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价格为265美元,
是当时福特汽车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3.作用: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相应的新兴工业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主要成就: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莱


弟相关史事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相关史事第一次,共飞行了36米,留空12秒中国人冯如制造飞机,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中国始创飞行大家”。相关史事新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主要成就: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碱、硫酸、染料、炸药(瑞典)、塑料(美)、人造纤维(法)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主要成果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
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
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
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就叫垄断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
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3.学习科学家的探索、创新精神。拓展战争雾霾废气排放沙漠化结论:
科技的确改变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发展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