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一个人的旅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在大唐的一位年轻人,从小就向往大唐以外的另一番世界,耳濡目染的“玄奘西行”故事,给了他莫大的勇气。终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气,踏上了追逐梦想的旅程……问题探寻:同学们,你们知道“玄奘西行”的故事吗?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 4 课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长安拂菻遣唐使是中日交流的重要方式1.阅读教材19页回答问题:日本促进中日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遣唐使:隋唐时期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日本派出遣唐使著名人物 _________。阿倍仲麻吕(晁衡)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来华目的: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阅读思考: 什么是遣唐使?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来唐朝?3.除遣唐使外中日文化交流还有那些人物?留学生和留学僧4.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
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次数多、规模大、学习内容广泛唐玄宗为他取中文名字晁衡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的 纪念碑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3)作用:
遣唐使把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平城京朱雀大街朱雀大街西市西市东市东市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日本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相似之处?郭沫若:“唐风洋溢奈良城”日本的和同开弥"bǎo"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唐朝的开元通宝可以从外形、图案、文字等方面思考;
年代:“开元”比“和同”早88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中日文字比较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2、鉴真东渡生于唐玄宗时期,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1)简介:2)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3、东渡经历: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 5 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 6 次东渡,终于在754 年抵达日本。2、东渡目的:传授佛经鉴真东渡示意图二、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和坚忍不拔(2)概况: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双目失明,6次
乃成。在754年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准备东渡(3)影响:相关链接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公元759年由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主持修建,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和弟子们带到日本大量书籍、技艺和药方。鉴真本人精通医术,尤精本草,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的医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很长时间,日本的药袋上绘着鉴真图像。医学二、唐与新罗的关系表现:1、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2、贸易往来:1)许多商人到中国经商;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文化交流1)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2)引入科技成就:医学、天文、历算等3)朝鲜音乐传入中国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崔致远(857——?)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崔致远 辨一辩:唐僧西游真相?欣赏图片,猜:作品是?玄奘西行玄 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三、玄奘西行三 、玄奘西行2 经历:
1)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学习: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目的:为求佛学真谛 在位皇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 目的地:天竺(即 )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不至天竺,终不
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玄奘从长安起步,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到了今新疆哈密县,当地王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就派了几个人送玄奘到印度。后来几个护送被冻死在山上。但玄奘没有失去信心,历经险阻最终到达印度。贡献: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 《大唐西域记》书影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1.鉴真东渡,前后6 次,用了12 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2.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志坚定。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课堂练习B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A3.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
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4.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C5.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