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地理试卷 2010.1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全部为共同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
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用铅笔答题或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所有考生应完成试卷上全部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08年春运自1月25日至3月5日40天,全国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8.01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7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民航旅客运输总量增至1248万人,比去年增长11.3%。全国有19亿多人次完成了东西南北大流动。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春运期间的多种运输线路中,运输旅客最多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路
2.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3~4题。
3.“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D.内部分区明显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4.“不夜城”和“空心城”说明纽约的………………………………………………………( )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三)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有完善的计算机配送体系,从计算机开出订单到商品上柜,比竞争对手快三天,成本节约2.5%。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5~6题。
5.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WPS
6.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四)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8.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9.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五)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根据下面四个图回答10~11题。
10.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11.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六)上海名牌“白猫”洗涤品有声誉,但因产业结构调整,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品的企业产、销量低,经济效益差。1995年,两家企业合资组成了“白猫”(重庆)有限公司,安置移民1000多名。据此完成12~13题。
12.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D.与产业转移无关
13.促进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直接原因是…………( )
A.劳动力流动性很强 B.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空间
C.在上海生产内部交易成本高 D.万县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
(七)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
回答14-15题
14.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5.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
东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侯
(八)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16-18题
16.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17.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超强台风“桑美”过境前后变化的是……………………………( )
18.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
A.太平洋东部 B.太平洋西北部 C.印度洋 D.大西洋
(九)下图是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20.大气中的臭氧总量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极小值在南极附近,极大值在南北纬30°附近
C.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D.极小值在赤道附近,极大值在南北纬60°附近
21.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是…………………………………………………( )
①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紫外线照射量增加,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多
④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十)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读海南省地形结构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a、b、c三地年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b>a>c D.b>c>a
23.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海南岛的特色产业来抓。海南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宜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②热带海滨和岛屿③热带雨林景观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十一)我国云南大理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大理位于点苍山和洱海之间,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节吹西风即下关风(如下图),下关风风速大,平均为4.2米/秒,最大可达10级,因此这里的房屋座西朝东,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回答24—25题。
24.依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请判断图中方框内的指向标应为……………………………( )
25.这说明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关系是……………………………………………………( )
①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态和功能 ②自然环境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所有文化要素的特征都是自然环境造成的 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此卷不分叉,卷面上的题全做
(十二)阅读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16分)
26.根据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的描述,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走 向
影响主要因素
乙图
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27.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28.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
29.如果在乙图中的A地布局钢铁工业,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因素。
(十三)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30.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两B、C处气压高的是 ,受热的是 。
3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3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 ,
B、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 。
33.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D表示 。
(十四)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来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34.该地区位于 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 , 径流季节变化 ,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请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
35.近年来,该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分析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6.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很大影响,试说明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并解释原因?
(十五)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年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 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到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政会现场,如图:
37.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 ,在面积上的变化是 ;
38.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
39.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劳动力向 产业转移, 不断扩大;
40.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 方向的郊外。
4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别简要点评两位代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8分)
4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上海的日期是 ,此刻北京时间是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44.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上海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45.当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到C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B.圣保罗昼渐长,夜渐短
C.北京白昼时间比广州短 D.南极洲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
(十七)分析有关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2008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涵盖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50多万。广西给自己新的历史定位:“西南出海通道”、中国最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中心枢纽。
46.填表比较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条件
辽宁沿海经济带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地理位置
中国沿海的最北端,是东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中国沿海的最南端,是西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地形区
气候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47.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48.下列景观图,在广西不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49.根据材料信息,简述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
(十八)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绿色 GDP = GDP-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
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
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材料二2000年部分省市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
材料三
50.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损耗关联度最高的省区是 ,原因是 。
51.根据材料二、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六省中广东石油资源丰富 B.GDP 越高的省区,自然资源损耗越大
C.环境损失越小省区绿色 GDP 越高 D.贵州经济实力弱但环境损失大
52.材料三中,反映区域环境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省区 。环境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十九)读图甲、图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53.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 。
54.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 ,其中,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
55.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至少列举3点)。
56.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青浦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201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B
B
C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C
A
B
B
B
D
21
22
23
24
25
C
D
C
C
D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十二) (16分)
26.(每点1分)
走 向
影响主要因素
乙图
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洋(洋流)影响
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地形影响
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受纬度影响
27.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3分)。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2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28.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发达的工业;③先进的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④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⑤劳动力素质高;⑥国家政策支持。(每点1分,任答3点给3分)
29.①接近铁矿产地;②便捷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丰富的水源。(每点1分,任答3点给3分)
(十三)(10分)
30.B C 31.西风带 温和湿润 (每空2分)
32.水汽输送 C 33.重熔再生 岩浆岩
(十四)(16分)
34.撒哈拉;西部和南部地区(或西南部);大。 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人湖河流形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10分)
35.高温多雨,有明显干湿季(棉花生长期水热资源丰富,棉花后期收摘晴天多);地势较平坦;河流灌溉便利。(3分)
36.森林和草原破坏,荒漠化和盐碱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扩大耕地面积,破坏林草植被开荒;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沙漠南侵形成荒漠化;不合理灌溉,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答出3点即可满分)。(3分)
(十五)(15分)
37.增多 增大 38.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2分)
39.增大 二、三 城市规模 40.下风
41.点评有车族: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因为自行车过多,经常挤道、串道、闯红灯等,造成了道路交通拥堵;当自行车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可能也会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2分)
点评自行车族: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但造成市内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与机动车的数量日益增多有关;而且机动车数量多,大量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污染源。但拥堵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交通需求超过了道路交通供给。(2分)
总之,市区交通拥堵是自行车数量多,汽车数量增长快,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的滞后,市民的文明程度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因此,两个代表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2.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或公交优先)。 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高峰。 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施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3分,若没写出公交优先不能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十六)(8分)
43.12月22日 21时20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分)
44.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昼夜等长 45.AD (2分)
(十七)(15分)46.
辽宁沿海经济带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地理位置
中国沿海的最北端,是东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中国沿海的最南端,是西南地区的最便捷出海口
地形区
辽东丘陵、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
旱作农业
47.对照辽宁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主要区位因 素,其中辽宁省丰富的煤炭与铁矿资源是早期的最主要区位优势。(3分)
48. B (2分)
49.接近原料产地(铝土矿资源丰富) 电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分)
(十八)(10分)
50.山西(2分) 煤炭开采利用量大,“废气”和“废渣”污染大(2分)
51.D(2分) 52.内蒙古自治区(2分) 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还荒(2分)
(十九)(10分)
53.暖(1分)
54.地域差异(或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各1分)
55.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3分,任答三点即可)
56.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3分,答出2点即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