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儿童多快乐》教学设计
(唱歌课)
1、 教材分析
《侗家儿童多快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跳跃活泼,节奏明快,表现出侗家儿童快乐幸福的生活。全曲为民族五声调式,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
侗家儿童多快乐
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和后两个乐句是齐唱,节奏较快,反映出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第三、四乐句是衬词部分,为二部合唱,第一声部节奏拉宽,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旋律的紧缩,两个声部的结合给人一种变化统一的感觉,把歌曲推向了高潮,使歌曲更加活泼生动,与齐唱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真挚的声音演唱。
2.能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做到声断气连。
3.能积极参与合唱,用自然的声音合唱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侗族儿童热爱家乡、热
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做到声断气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初听歌曲
(1) 欣赏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好,我们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侗族看一看!
介绍侗族的风土人情:侗族多居住在我国广西、湖南交界地区。侗家的人爱自己的家乡,他们的山寨就掩映在苍翠的山林之间;侗家的人心灵手巧,他们建造的风雨桥、鼓楼不用一钉一锤,榫卯相接,经历风雨却历久弥新;侗家的人爱唱歌,他们用侗族大歌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的音乐宝库中同样有精美的多声部旋律。
侗族的小朋友都能歌善舞,他们喜欢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他们快乐的心情,就是《侗家儿童多快乐》。请你听一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师: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学唱歌曲
(1)观察歌谱,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
师:一、二乐句是单声部的齐唱,三、乐句四是二声部的合唱。五、六乐句单声部的齐唱。
(2)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学唱歌曲一、二乐句:
教师带领学生跟钢琴慢速识谱并加入歌词演唱。
学唱歌曲合唱部分:
教师弹琴教唱合唱部分高、低声部旋律,并加入歌词,学生学唱。
师生合作演唱合唱部分
那我们再来跟着钢琴试一试吧!
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声部,我们合作唱一唱。(要求:轻声演唱,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保持声音的和谐统一。)
学唱歌曲五、六乐句
教师教唱第五、六乐句歌谱
解决难点:
教师分别示范演唱,学生在掌握前八后十六以及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后再学唱。提示学生在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连。
师:请你观察这三个红色框里面的音符,有什么特点?恩,说的没错,它们都有休止符,有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请你听我唱一唱。
学生完整聆听第一段,并观察齐唱与合唱衔接部分音高的关系。
师:请你观察老师用红色框圈起来的地方,这个音对我们找准合唱声部的音高有什么帮助?(齐唱部分的最后一个音和合唱部分的第一个音是相同的,有助于我们唱准合唱声部的音高。)
学生跟伴奏完整演唱第一段。
(2)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二乐段,并与第一乐段进行对比,有哪些不同?(歌词不同、歌词的对位发生变化、反复跳跃记号)
讲解下滑音的演唱
学生填词演唱第二段
(5)完整演唱全曲
(6)讲解五声调式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这首歌曲中出现了音阶中的哪些音,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
教师小结:没有出现4和7,只有1、2、3、5、6,那么由这五个音组成旋律的调式称为五声调式。作曲家用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声调式来创编歌曲,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侗族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侗家儿童多快乐》,感受到了侗家儿童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像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