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山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山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26 10: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童》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1989年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征集评奖活动中,该作品荣登优秀歌曲奖榜首。《山童》的歌词不仅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情趣,而且语言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艺术的表现了山区儿童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情景。
《山童》的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前奏(1-16小节,1=E):根据第一部分第一乐段的主题发展而成,2+2结构的四句结构,情绪欢快活泼。
(二)第一部分(17-83小节,1=E):齐唱与合唱交替出现。旋律跳荡,节奏活泼,表现了孩子快乐舒畅的心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热情赞美。包括3个乐段:
乐段A为4乐句组成的平行结构(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上、下两片之间有一个短小的间奏(1小节)。
乐段B为3个乐句(4+8+6)组成的对比乐段,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局部重复。
乐段C的前四个乐句为对比关系(4+4+4+4);这之后用多种多样的衬词,惟妙惟肖、有声有色地模仿了羊儿的踢踏鸣叫,河水的流淌喧哗,鞭儿的挥动作响,呈现出一幅诙谐、生动的有声图画。衬词演唱的片断既有补充性质(前半部分),亦有过渡性质(后半部分),自然地导入歌曲第二部分。
(三)第二部分(84-119小节,1=D):合唱形式-----4个乐句组成的对比乐段(乐段D),在调性(调高下移大二度)、节奏(四分音符为主要节奏素材)、演唱形式(始终采用二声部形式)等方面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
间奏(120-125小节,1=D):由节奏呈重复关系的两个乐节组成。后一乐节将高音上移半音(1=D的#4),成为下一部分的属音(1=E的3),与其开头的“6”构成上四度进行(属音――主音)。
(四)第三部分(126-174小节,1=E):合唱形式(低声部细分为两个声部)。乐段E为对比结构。前两个乐句为重复关系,虽然没有直接再现乐段A的旋律素材,但调性与情绪的回归是显而易见的。这之后是第一部分用衬词演唱的片断的再现。为了便于歌曲的反复,第一段歌词的演唱省略带有过渡性质的后半部分。第二段歌词再现了过渡性乐段并作了扩展,连续地用二分音符长音一字一音地唱出歌曲的主题 -----“童年多美好。”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能够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2.通过聆听《山童》,能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3. 通过欣赏《山童》,感受乐曲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歌曲结构的感知与听辨。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 初步感受
活动1.1揭示课题 介绍歌曲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过《山童》这首合唱歌曲吗?
媒体支持:播放歌曲 插入图片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表现了山区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歌曲曾在1989年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征集评奖活动中,荣登优秀歌曲奖榜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山童》。
活动1.2 初步感受
过渡语: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歌曲,同时请你们思考:歌曲的情绪和曲式结构是怎样的?
媒体支持:播放歌曲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表现了山区儿童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情景。那么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在仔细聆听中找到答案吧!

(二)分段欣赏
活动2.1 视唱歌曲主题:
过渡语:现在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的主题旋律。你们听听它什么特点?
媒体支持:出示歌谱 主题音乐mp3





教师总结:歌曲主题旋律,跳荡起伏,跳跃大;节奏活泼 ,更深一步地刻画了山童活泼、开朗的性格;歌曲的主题旋律,在整首歌曲中几次出现,并发展变化,歌曲的前奏也是主题旋律发展而来的。
活动2.2聆听前奏
过渡语:请听一听前奏用了主题旋律的哪几个小节?
媒体支持:出示前奏乐谱 前奏mp3

教师总结:前奏是主题旋律发展而来的,活泼、跳荡的前奏,把我们带入到歌曲的演唱。
活动2.3欣赏第一部分
(1)完整欣赏
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歌曲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媒体支持:播放歌曲第一部分 (A.mp3)

教师总结:歌曲是运用了齐唱、二声部合唱、齐唱、三声部合唱交替出现的演唱形式。
媒体支持:出示部分乐谱并插入音频
齐唱 (主题音乐.mp3)


二声部合唱 (二声部合唱.mp3)


三声部合唱 (三声部合唱.mp3)


(2)体会情绪
过渡语:请同学们欣赏第一遍齐唱到合唱部分,歌曲唱了些什么?情绪是怎样的?
媒体支持:播放音频 (A.mp3)

教师总结:这段歌曲用了很多衬词和生动的象声词赞美了山间美好景物。描写了山童以快乐舒畅的心情赞美了从月夜到黎明的山间景象,同时又以多种衬词,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羊儿的踢踏,河水的流淌,鞭儿的挥动,呈现出一幅诙谐、生动的有声画面。
(3)音乐特点
过渡语:请同学们随音乐哼唱,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
媒体支持:出示乐谱


教师总结:歌词进行了反复强调,表现了山童急切盼望太阳出来的心情。
旋律上行,节奏紧密,好像是太阳喷薄而出,由暗到明的一刹那间。 歌词中利用衬词,起到过渡作用,使歌曲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二部分。
活动2.4聆听第二部分
(1)初步感受
过渡语:让我们继续欣赏歌曲,接下来的演唱形式是否发生改变? 情绪是否也有了变化?
媒体支持:播放音频 (B.mp3)

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的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节奏紧凑,而第二部分的节奏是以四分音符为主,节奏舒展。营造了优美恬静情绪。
(2)深入聆听
过渡语:你还能找到哪些不同?
媒体支持:出示乐谱
播放音频 (B.mp3)

教师总结:第一部分“我从山路走来”形容动态,第二部分“静静坐在山腰,那朝霞多美好”形容静态。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再来唱一遍第二部分,再一次体会歌曲情绪。
活动2.5聆听间奏与第三部分
(1)聆听间奏
过渡语:太阳升起,小花苏醒伸着懒腰,音乐一个由同音反复构成的节奏性间奏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安谧。(播放)
媒体支持:播放音频 (间奏)





教师小结:间奏由4到上移半音(1=D的#4),把歌曲带入到第三个部分。
(2)聆听第三部分
过渡语:第三部分与前两个部分是否相同?
媒体支持:播放第三部分 (c.mp3)

















教师总结:演唱形式是合唱,情绪是活泼、欢快的。歌曲都是三个声部合唱。虽然没有直接再现第一部分的旋律素材,但调性与情绪的回归是显而易见的。三个声部的织体更加丰富,使情绪更加热情。
(3)感受节奏变化
过渡语:在歌曲最后山童抒发了自己的心声——童年多美好。我们来听一听:
媒体支持:播放第三部分音频,并出示乐谱
教师小结:歌曲连续地用二分音符一字一音地唱出了主题,充分抒发了对童年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2.6聆听尾声
(1)初步感受
过渡语:歌曲的结束处有什么特点
媒体支持:播放音频(尾声.mp3)









教师总结:结尾处第三声部的节奏紧凑,同时也衬托出前两个声部情感的延伸,更强的力度突出表现歌曲欢快的情感。
(三)总结歌曲结构
过渡语:经过我们细致的聆听,我们再来说说歌曲的曲式结构吧!
媒体支持:出示歌曲结构图
前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
(四)再次聆听《山童》
过渡语: 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山童》,感受童声合唱的和谐和歌曲中自由、活泼的情绪。
媒体支持:完整播放歌曲《山童》

教师小结:《山童》这首合唱歌曲,向我们展示了色彩绚丽、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这里生气盎然,诗意浓郁,令人心驰神往------- 童声合唱歌曲《山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