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那达慕之歌》人教新课标(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那达慕之歌》人教新课标(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26 10: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歌曲那达慕之歌,F调,四二拍。歌曲速度稍快,情绪热烈、欢快,描绘了那达慕集会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蒙古族人民内心的喜悦情绪。
歌曲旋律主要特点之一是相同旋律连续反复,如第一乐句“5 5 2 3”和第二乐句的都连续重复了三次。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下方五度的模仿,但两乐句结构并不对称。
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

第三乐句附点四分音符节奏与前两乐句的紧凑形成对比,

第四乐句则与第二乐句旋律相似。

之后,旋律完整反复一遍,进入由重复旋律与衬词构成的结束句,并在高音区结束全区。

歌词部分基本字音相对,由于节奏紧密,所以演唱时要关注吐字、咬字灵敏清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对少数民族风俗产生浓厚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表现歌曲。
(2)教学难点
演唱中吐字咬字以及节奏的准确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年农历七八月,蒙古族人民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节日——那达慕。什么是“那达慕”呢?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游戏娱乐,是蒙族人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一般要持续五至七天。每到这时,蒙古族的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集会。大会上,要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此外,还有各种棋艺比赛和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那达慕”起源于十三世纪初,如今的“那达慕”还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那达慕之歌》就表现了蒙古人民参加那达慕盛会的热闹景象。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音乐学习吧。
(二)学唱歌曲
1.学习第一段
(1)聆听
请你先来听一听歌曲第一段演唱了哪一项活动?在听的过程中,你可以跟随音乐节奏加入适当的动作表现出来。
总结:这一段歌词表现了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热闹景象。
(2)学唱歌谱
让我们先放慢速度从歌谱开始学起吧。前两乐句歌谱中有许多重复的旋律,相信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自己演唱,请你打着拍子合着伴奏练一练吧。演唱时请你注意听第二乐句八分附点音符的节奏,努力演唱准确呦。
三、四乐句中出现了许多四分附点音符节奏,使旋律变得舒展了起来,请你
继续跟着伴奏学唱吧。
(3)学唱歌词
现在,请你先有节奏的把第一段歌词读一读,之后,跟随音乐学唱。
2.学习第二段
(1)了解“好来宝”
第一段结尾处的反复记号将我们带入了第二段歌词的学习,请你先来通过有节奏的读歌词,看一看第二段歌词又描绘了哪一项活动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好来宝”
插入视频
(2)学唱第二段
现在,就请你跟着音乐来学唱第二段歌词吧。
3.学习结束句
我们看到歌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最后,请你快速学唱结束句吧,注意演唱“啦”时口腔打开,最后的高音不要喊唱,要用小腹顶住气息,想象声音从眉心唱出来。快试试吧。
4.完整演唱歌曲
好了,整首歌曲我们都学习完了,现在,请你试着完整演唱吧。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这首歌曲描绘了蒙古族那达慕的盛况。你认为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能够表现出怎样的效果呢?请你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结束句的力度。
从p到f,表示气氛越来越热烈。
从f到p,表示欢乐的人群渐渐散去。
前四小节用f,后四小节用p,最后两个音用f,表示回声的效果。
现在,请你根据你的力度设计,跟随《那达慕之歌》的伴奏再来演唱一遍歌曲,与小伙伴们分享你参与那达慕盛会的感受吧。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歌曲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那达慕大会上赛马和演唱好来宝的热闹场景,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看一看摔跤、射箭等活动的盛况,进一步拓展自己对民族节日的了解。好了,今天的音乐旅程就到这里吧,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