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3节《噪声》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3节《噪声》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6 09: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3节《噪声》
设计人 审核人:
学习
预设
问题与活动
规则
与评价
教 学
(学习)目 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描述噪声的单位。
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泡沫塑料刮玻璃发出声音. (2)敲击音叉发出声音.
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噪声及其来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6页“噪声及其来源”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噪声的定义从两个方面去认识。(1)物理学的角度:声音的 的 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如公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2)环境保护的角度:一切 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如晚上休息时,某人大声播放音乐。
2.噪声的来源很广泛,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其主要来源
(1)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等
(2)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等。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声,人的说话、哭笑声等。
(5)教室里大声喧哗的学生
[及时练习].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知识点二:噪声大小及其危害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6-47页“噪声大小及其危害”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的强弱;符号 。
2.在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直接显示声音的 。
3. 、废气、 有毒固体废物被称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源。
4.噪声环境会对人体造成各种损害,轻者心情烦躁,听力受到影响,重者会发生 、 、 等疾病,甚至鼓膜会 ,双耳完全丧失听力。
右图是噪声有害的标志。
5.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噪声也有可利用的地方,请举出一例: 。
[及时练习] 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7-48页“控制噪声”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

(发声) (传声) (听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2.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在 控制 —(消声)如:…………………………………………………
在 控制 —(隔声) 如:…………………………………………………
在 控制 —(吸声)如:………………………………………………
[及时练习].“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
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是在 中减弱噪声。
要求:
1、先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
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


盘点收获
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小结,然后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多种多样
用不同颜色的笔等。
达标检测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
减弱噪声;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这是在
中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另外还可以带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7.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D.戴上防噪声耳塞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9.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
振动产生的
10.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11.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要求:
独立完成。积极动脑,
做完后,举手回答。让思路方法不一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质疑评价。
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第3节内容
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3节《噪声》
设计人: 审核人:
学习
预设
问题与活动
规则
与评价
教 学
(学习)目 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描述噪声的单位。
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音调 、 响度 、 音色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泡沫塑料刮玻璃发出声音. (2)敲击音叉发出声音.
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噪声及其来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6页“噪声及其来源”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噪声的定义从两个方面去认识。(1)物理学的角度:声音的 杂乱无章 的
不规则 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如公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2)环境保护的角度:一切 干扰 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如晚上休息时,某人大声播放音乐。
2.噪声的来源很广泛,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其主要来源
(1)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等
(2)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锯、机床、电钻、工地爆破声等。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居民噪声:家用电器的工作声,人的说话、哭笑声等。
(5)教室里大声喧哗的学生
[及时练习] 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知识点二:噪声大小及其危害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6-47页“噪声大小及其危害”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人们用 分贝 来划分声音的强弱;符号 dB 。
2.在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直接显示声音的 强弱 。
3. 噪声 、废气、 污水 有毒固体废物被称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源。
4.噪声环境会对人体造成各种损害,轻者心情烦躁,听力受到影响,重者会发生 耳聋 、 头疼 、 高血压 等疾病,甚至鼓膜会 破裂出血 ,双耳完全丧失听力。
右图是噪声有害的标志。
5.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噪声也有可利用的地方,请举出一例: 利用噪声除草 。
[及时练习] 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C )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7-48页“控制噪声”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
声源振动 在空气等 引起鼓膜
产生声音(发声)介质中传播 (传声) 振动 (听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2.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在 声源处 控制 —(消声)如: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 —(隔声) 如: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在 人耳处 控制 —(吸声)如:带上耳塞
[及时练习].“无声手枪”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这是在 人耳 处减弱噪声;
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是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
要求:
1、先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
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


盘点收获
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小结,然后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多种多样
用不同颜色的笔等。
达标检测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
声源 减弱噪声;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这是在
传播过程 中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另外还可以带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 人耳 处减弱噪声
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C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C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B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B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7.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B )
A.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D.戴上防噪声耳塞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9.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
振动产生的
10.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C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11.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D )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要求:
独立完成。积极动脑,
做完后,举手回答。让思路方法不一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质疑评价。
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第3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