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7课《漂浮的画》人教新课标(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7课《漂浮的画》人教新课标(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26 12:27: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漂浮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漂浮的画》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漂浮”,这两个三点水偏旁的汉字组合,勾勒出了一幅漂在水面随水而动的优美画面,由此“漂浮的画”让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这节课我试图通过“肌理”的一种制作方法——吸附法的演示、实践、感悟、创新,向学生展示油漆和水之间密切而又美妙的关系,展现其肌理的美,同时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结合点、线、面的美术知识,完成心中“漂浮的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流色转印的常用方法,学习利用水与油不相容的特征,转印出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教材及老师的演示讲解,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并展开联想再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特性,做水面上的油漆吸附练习。?
难点:根据制作过程中油水变化的节奏及画面所产生的肌理效果,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图片并播放视频:《星月夜》
教师语言:同学们应该都看过梵高的《星月夜》这幅作品,知道它是一幅油画作品。今天老师带大家看看不一样的绘制方式,仔细观察,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
2.小结:是的,这位艺术家就是在水中做了这幅漂浮于水上的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浮的画》吧。(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了解湿拓画的文化知识。
教师语言:有的同学在刚才观看过程中产生疑惑,颜料为什么都飘在水中呢?
(1) 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和水不相溶的呢?
(2) 小结:没错!是油!这些颜料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油漆。
这种在水中用油漆作画的形式,也叫湿拓画,源于土耳其,据说这种古老的绘画技法在突厥时代就有了,大概是在8-9世纪的时候,最早被用做《古兰经》封面的纹理布面,十四世纪经丝绸之路穿越伊朗带到安纳托利亚,流传到了土耳其,人们则称之为“湿拓画”。(图片欣赏)
2. 探究学习绘制原理及方法。
(1)绘制原理及方法:同学们你们知道湿拓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画面效果吗?
(2)小结:湿拓画是通过水油不相容的原理,使得油彩可以在水面上舒展形状,在这期间可以控制水的流动从而得到想要的图案,再轻轻用纸吸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流色转印法。(图片边欣赏边讲解)
3.探究漂浮的画的创作方法。
(1)随形联想创作法。
①观察自然界中雨花石的花纹,是不是和湿拓画的肌理很像?说说你能联想到什么事物呢?
②小结:在雨花石中仿佛可以看出美石之中的山川,湖泊,人物,情景,花鸟,动物等大千世界的奇妙景象。
③观察湿拓画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呢?
④小结:根据画面,结合生活中的物象进行联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上添画,形成有趣的画面。也可以将完成的画面肌理剪成生活中的物象造型。
(2)构思预设创作法。
①刚才我们进行了随行联想创作,你知道还可以怎么绘制吗?
②小结:提前构思设计画面形象内容(动物、人物、景物等),通过推拉、牵扯等方法,结合点、线、面的运用进行绘制。
(3)色彩的运用方法。
①观察分析画面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②小结:是的,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可以选择冷暖搭配、深浅对比等方法。
4.学习湿拓画的绘制步骤。
(1)刚才学习了湿拓画的创作方法,你知道具体的绘制步骤吗?
(2)小结:①用笔刷将颜料甩撒在液体表面,颜料在液体表面自然晕开,慢
慢扩散,浮于液体表面。
②在液体上滴上几滴油漆,通过推拉、牵扯、变换角度,一幅幅
生动的图案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③将纸张轻轻覆盖于液体表面,排出纸张和液体之间的空气,将
纸张从面向自己的方向拿起,水中的图案便拓染于纸上。
④晾干后压平。
5.教师示范
教师语言:利用之前学习的方法,跟老师一起享受创作的乐趣吧。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你也选择你喜欢的制作方式,创作一幅漂亮的漂浮的画吧。
(四)评价总结
教师语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画廊,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
(五)知识拓展
教师语言:还可以将湿拓画吸附到不同的材质上,创作更多的作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